饬躬的意思、饬躬的詳細解釋
饬躬的解釋
猶饬身。《漢書·宣帝紀》:“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飭躬齋精,祈為百姓。” 明 唐順之 《答俞教谕書》:“若使有獨為君子之心,則雖從事於飭躬勵行以退處,未嘗不為利塗也。”《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二年》:“ 士安 ,善人也,事朕於南府、東宮,以至輔相,飭躬畏謹,有古人之風。”
詞語分解
- 饬的解釋 饬 (飭) ì 整頓,使整齊:整饬紀律。 古同“敕”,告誡,命令。 謹慎:“程元鳳謹饬有餘,而乏風節”。 古同“飾”,巧飾。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 躬的解釋 躬 ō 身體。 自身,親自:反躬自問。躬行實踐。事必躬親。 彎曲身體:鞠躬。躬身下拜。 筆畫數:; 部首:身;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饬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hì gōng()
- 注音:ㄔˋ ㄍㄨㄥ
- 核心含義:指修養自身、端正行為,強調通過自我約束達到符合禮儀規範的狀态。與“饬身”同義()。
二、古籍出處與用法
- 《漢書·宣帝紀》
“朕之不明,震于珍物,饬躬齋精,祈為百姓。”
此句體現帝王通過端正自身行為,祈求百姓福祉()。
- 《漢書·成帝紀》
“朕親饬躬,郊祀上帝。”
描述帝王親自整肅儀容以祭祀()。
- 明代唐順之《答俞教谕書》
提到“饬躬勵行”,強調通過修養自身踐行君子之道()。
三、詞義延伸
- “饬”的解析:含整頓、謹慎之意,如“整饬紀律”“謹饬”()。
- “躬”的解析:指自身,引申為身體力行()。
四、現代意義
雖然該詞主要用于古代語境,但現代可引申為注重個人修養與儀态,體現對自我形象和社交禮儀的重視()。
五、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漢書》相關篇章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饬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
《饬躬》的意思
《饬躬》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整頓自己的行為、準備好自己。它含有調整自己、整理自己的意思。
《饬躬》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饬躬》由兩個部首組成。它的左邊的部首是“食”(饣),右邊的部首是“身”(身)。它總共由21個筆畫構成。
《饬躬》的來源和繁體
《饬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禮記·曲禮上》的《雜記》中,形容一種整頓個人行為的态度。在繁體中,它的寫法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的漢字寫法中,《饬躬》是怎樣寫的呢?研究表明,它在西漢時代的寫法為“食亻身齊”。
《饬躬》的例句
1. 他每天早上起床後,都會饬躬整理自己的衣冠。
2. 這位老師嚴格要求學生饬躬自己的行為舉止。
《饬躬》的組詞
與《饬躬》相關的組詞有:饬裝、饬禮、饬學等。
《饬躬》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整頓、調整、修整。
反義詞:隨便、放縱、懈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