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骨的意思、赤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骨的解釋

赤骨立。比喻空無所有。 元 楊維桢 《周鐵星》詩:“刮民膏,嗍民髓,六郡赤骨填芻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基本義

“赤骨”原指“赤骨立”,即光着身子、裸露身體。該詞在古漢語中常與“赤膊”互通,強調身體毫無遮掩的狀态。例如《朱子語類》卷二九中描述:“聖人則和那裡面貼肉底汗衫都脫得赤骨立了”,此處“赤骨立”即指完全裸露。

二、比喻義

引申為空無所有、一無所有,多用于描述極度的貧困或資源匮乏。如元代楊維桢《周鐵星》詩中的“六郡赤骨填芻靈”,以“赤骨”比喻百姓被剝削至毫無財産的狀态。

三、文獻例證

  1.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馀·香奁豔語》:“赤骨立,黑墨偷搽”,用“赤骨”形容赤裸的身體。
  2. 元代楊維桢的詩詞多次以“赤骨”暗諷官府對百姓的壓榨,如“刮民膏,嗍民髓”搭配“赤骨”形成強烈對比。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赤骨”一詞兼具具象(裸露身體)與抽象(一無所有)雙重含義,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增強畫面感或批判現實。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修辭場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骨這個詞廣義上是指紅色的骨頭,特指屍體腐爛後隻剩下幹癟的骨骼。赤骨一詞的拆分部首為赤和骨,其中赤表示紅色,骨表示人和動物的骨骼。它的筆畫數是六畫,赤骨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以在古代文獻中找到相關的記錄。在繁體字中,赤骨這個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具體的寫法我無法确定。以下是一個例句:“這片赤骨暗示着無盡的歲月流逝。”關于這個詞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信息,我無法在給定的内容要求下提供詳細的回答,請您諒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