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二秀才的意思、尺二秀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二秀才的解釋

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文說·聲畫押韻貴乎審》:“初, 誠齋先生 楊公 考校 湖南 漕試,同寮有取《易》義為魁。先生見卷子上書“盡”字作“盡”,必欲擯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雲:‘明日揭牓,有喧傳以為場屋取得箇尺二秀才,則吾輩将胡顔?’竟黜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尺二秀才”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和諷刺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成語解釋

尺二秀才(拼音:chǐ èr xiù cái)字面意為“寫‘尺二’的秀才”,實際用來譏諷書寫俗字、不規範用字的讀書人。這裡的“尺二”指“盡”字的俗體寫法“盡”(“尺”加兩點構成“盡”),而非标準繁體“盡”。

二、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源自南宋楊萬裡的轶事。據記載,楊萬裡在擔任湖南漕試考官時,發現考生将“盡”字寫作俗體“盡”,他對此極為不滿,認為這種寫法有失規範,并說道:“若錄取這樣的考生,外界必會議論我們選了個‘尺二秀才’,我等顔面何存?”最終該考生被黜落。

三、用法與結構

四、現代意義

如今該成語多用于文史讨論中,強調漢字書寫的規範性與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也提醒人們注意文字使用的嚴謹性。

五、補充說明

“尺二”的由來與漢字簡化相關,反映了漢字演變中的俗字現象。類似争議在現代簡化字推廣時也曾出現,體現了文字規範與社會接受度的矛盾。


提示:該成語現代使用較少,但在研究漢字演變或科舉文化時仍具參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二秀才》的意思

《尺二秀才》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水平極低的文化水平,形容一個人學識非常淺薄,缺乏知識及才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尺二秀才》的拆分部首是屍、口、人,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尺二秀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尺指的是一種長度單位,二表示次等,而秀才指的是科舉考試中的文化水平較低的考生。結合起來,尺二秀才用以形容人的學識水平和才華都非常低下。

繁體

《尺二秀才》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

尺:呎

二:二

秀才:秀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尺二秀才》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尺字可能會寫作"尺屍",秀才可能會寫作"秀采"等。不過,這些變化的寫法都是基于同一個含義的。

例句

1. 這個人自稱是天才,但他實際上是個尺二秀才。

2. 雖然他通過了考試,但他的知識水平還是個尺二秀才。

組詞

尺大、秀才、文盲

近義詞

淺薄、學識淺陋、淺學短識

反義詞

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博學多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