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bbub;uproar] 指人世間的煩擾、喧嚣
借門遊方士,焉測塵嚣外。——陶潛《桃花源詩》
世間的紛擾、喧嚣。 晉 陶潛 《桃花源》詩:“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嚣外。” 宋 陸遊 《村居閑甚戲作》詩:“人厭塵嚣欲學仙,上天官府更紛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境隔仙凡幾樹桃,才知容易謝塵嚣。” 魯迅 《集外集拾遺·<十二個>後記》:“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塵嚣的市街中,發見詩歌底要素。”
“塵嚣”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文學或書面表達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中的古籍引證(如、6)。
塵嚣,指塵土飛揚、喧嚣吵鬧的景象。拆分部首為“屍”和“廣”,部首“屍”表示塵土,部首“廣”表示張開的意思。塵嚣的筆畫總共有18畫。
來源方面,塵嚣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中,該書共分為64卦,其中第51卦級卦為塵嚣卦。後來逐漸演化成指喧鬧、繁雜的場景。
在繁體字中,塵嚣的寫法為「塵囂」。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塵嚣的部首也有可能是“塵”的變形,寫作“塵嚣”。
以下是塵嚣的一些例句:
1. 城市的塵嚣讓我感到疲倦。
2. 他們遠離塵嚣,甯靜地生活在鄉村。
1. 塵土飛揚
2. 喧嚣吵鬧
3. 城市塵嚣
4. 塵嚣四起
1. 喧鬧
2. 嘈雜
3. 繁忙
1. 安靜
2. 平和
3. 寂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