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事的意思、陳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事的解釋

(1).叙事。《韓非子·二柄》:“為人臣者,陳事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一本作“陳而言”。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 劉琨 勸進, 張駿 自序,文緻耿介,并陳事之美表也。” 明 何景明 《明月篇》序:“僕如讀 杜子 七言詩,愛其陳事切實,布詞沉著,鄙心竊效之。”

(2).舊事;往事。 前蜀 韋莊 《鄜州留别張員外》詩:“ 三楚 故人皆是夢,十年陳事隻如風。” 宋 梅堯臣 《韓宗彥寺丞通判鄧州》詩:“便嗟陳事日侵汩,雖欲數面曾無期。” 清 陳維崧 《送入我門來·丙辰除夕雪用草堂原韻柬裡中數子》詞:“一年陳事騰騰去,被玉兔金蟆曉夜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事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四層:

  1. 舊事;往事

    指過去發生的事件或曆史事實。如《漢語大詞典》釋為“舊事”(卷11,頁893),《現代漢語詞典》明确标注為“過去的事”(第7版,頁163)。此義項強調時間上的過往性,常見于文史語境,如“追述陳事”。

  2. 陳述事件

    作動詞時表示叙述、禀告事項。如《古代漢語詞典》注:“陳,述也;事,情實”(商務印書館,頁184),《辭源》釋“陳事”為“陳述事實”(第三冊,頁2341)。此用法多用于正式文書或口頭禀報,如“上書陳事”。

  3. 特指法律文書中的舊案

    在法制史語境中,“陳事”專指已審理終結的案卷。如《中國曆代官制詞典》載:“唐代刑部‘陳事’為歸檔舊案”(中華書局,頁317),《唐律疏議·斷獄》亦有“凡陳事者,依案牍舊例”之例。

  4. 佛教典籍中的“陳說因果”

    在佛經翻譯中,“陳事”引申為闡釋因果業報。如《佛學大辭典》釋:“陳事即陳說宿緣”(丁福保編,頁1422),《法華經·方便品》有“陳事喻理,開示衆生”的用法。

“陳事”的核心語義圍繞“過往事件”與“陳述行為”展開,其具體含義需結合曆史、法律、宗教等語境細化。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4. 《辭源》(商務印書館)
  5. 《中國曆代官制詞典》(中華書局)
  6. 《唐律疏議》(中華書局點校本)
  7.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
  8. 《法華經》(鸠摩羅什譯本)

網絡擴展解釋

“陳事”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兩層核心含義,常見于古典文獻及詩詞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1.叙事或陳述事情

指有條理地叙述或說明事件。例如《韓非子·二柄》中提到:“為人臣者,陳事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 這裡的“陳事”強調臣子向君主陳述事務的過程。明代何景明在《明月篇》序中也提到“陳事切實”,表示叙事詳實可靠。

2.舊事或往事

指過去發生的事件或回憶。如唐代韋莊在《小重山》中寫道:“卧思陳事暗消魂”,表達對往事的感懷。宋代梅堯臣的詩句“十年陳事隻如風”則形容舊事如風般消散,帶有時間流逝的意味。

文學應用舉例

“陳事”既可表示具體的叙事行為,也可象征帶有情感色彩的往事,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該詞在曆史文獻與詩詞中高頻出現,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和古典文學的表達深度。

别人正在浏覽...

騃女邦祀半面之交兵快持氣寵旌除托呆頓頓打請動杌都場飯廠方等蕃學發生學方法悱恻肥腴幹岡管鮑關戾谷變古剌剌鼓子船回衺輝章斛律建中憿絶角帽結胎街心公園金剛砂镌镂開封市懇到老齡連表鈴齋平平淡淡淺人岐木旗星人海戰術認準三條燭沙礫蜃窗聲技沈獄事序市正順筆嵩構陶迳特特剃面同年而語晚果違誤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