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牡的意思、辰牡的詳細解釋
辰牡的解釋
古代按時節進獻的雄獸。《詩·秦風·驷驖》:“奉時辰牡,辰牡孔碩。”毛傳:“辰,時也。牡,獸之牡者也。辰牡者,冬獻狼,夏獻麋,春秋獻鹿豕羣獸。”一說,“辰”當讀為“慎”;辰牡,即慎牡,五歲獸,獸之最大者。見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上》。又一說,辰,通“ 麎 ”,大鹿。麎牡,大公鹿。參閱 高亨 《詩經今注》。
詞語分解
- 辰的解釋 辰 é 地支的第五位,屬龍。 用于記時:辰時(上午七點至九點)。 時日:辰光。時辰。誕辰。 日、月、星的總稱:北辰(北極星)。星辰。 古同“晨”,清早。 筆畫數:; 部首:辰; 筆順編號:
- 牡的解釋 牡 ǔ 雄性的鳥或獸,亦指植物的雄株,與“牝”相對:牡牛。 鎖匙:牡鑰。 丘陵。 牝 筆畫數:; 部首:牜;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辰牡”是古代文獻中的特定詞彙,其含義主要有以下解釋:
-
基本含義
指按時節進獻的雄獸,出自《詩經·秦風·驷驖》:“奉時辰牡,辰牡孔碩。”毛傳注解為“辰”即時節,“牡”為雄性獸類,按季節不同進獻獵物:冬季獻狼,夏季獻麋,春秋獻鹿、野豬等()。
-
學術争議與拓展解釋
-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認為“辰”通“慎”,即“慎牡”,指五歲的獸類(當時認為獸類中體型最大者)()。
- 高亨《詩經今注》:提出“辰”通“麎”(大鹿),因此“辰牡”可指大公鹿()。
-
現代引申義(存疑)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立春陽氣初生,萬物複蘇”,但此說法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基于字面“辰”(時辰)的引申聯想,學術支持較少()。
該詞本義與古代祭祀、狩獵制度相關,後人對“辰”的解讀存在分歧,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分析。建議優先參考《詩經》及傳統注疏的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辰牡(chén mǔ)是一個漢字詞組,多用于古代文獻中,現代漢語中很少使用。下面将按照要求依次介紹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辰牡》的意思是指“龍”。在古代,辰代表東方,是龍的象征;牡意為“雄性”,表示龍的性别。
拆分部首和筆畫:《辰牡》的部首是辰和牛,并且是由13畫組成的。
來源:這個詞組最早出現在《周禮·顯義》一書中,由于《周禮》是古代祭祀制度的具體規定,其中涉及到對龍的崇拜,因此出現了《辰牡》這個詞。
繁體:《辰牡》的繁體寫法是「辰牡」。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古人們使用的字形與現代漢字基本相似,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古代文獻中的例句如下:“龍是辰牡,君為伯邑。”意思是“龍是辰牡,君主是伯邑山(龍王栖身之地)”。
組詞:《辰牡》在現代漢語中很少使用,因此在組詞方面較為有限。
近義詞:辰牡的近義詞是“龍”。
反義詞:辰牡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可以視作沒有反義詞,或與其相反的概念為“非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