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跋胡疐尾的意思、跋胡疐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跋胡疐尾的解釋

《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後以“跋胡疐尾”喻進退兩難。 宋 李綱 《謝複觀文殿大學士表》:“惟信古太過,而欲為曲突徙薪之謀,故與物多違而每緻跋胡疐尾之患。”亦省作“ 跋胡 ”。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四十韻》:“ 鹿角 真走險, 狼頭 如跋胡。” 仇兆鳌 注:“《水經注》: 江 水又東流 狼頭灘 ,其水并峻激奔暴,魚鼈所不能遊,其歌曰:‘灘頭白浡堅相持,倏忽淪沒别無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跋胡疐尾”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發音:bá hú zhì wěi(“疐”讀作zhì,第四聲)。
核心釋義: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


二、出處與典故

  1. 來源:出自《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 典故背景:狼前行時會踩到自己頸下的垂肉(胡),後退時又會被尾巴絆倒,以此形容兩難境地。
  2. 文獻引用:
    • 宋代李綱《謝複觀文殿大學士表》:“惟信古太過……每緻跋胡疐尾之患。”

三、結構與用法

  1. 語法結構:并列式成語(由“跋胡”和“疐尾”兩部分組成)。
  2. 使用場景:
    • 描述人或事處于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的困境。
    • 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語境,如曆史評述、文學批評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補充說明

部分詞典(如)提到“行動遲緩”的引申義,但主流釋義仍以“進退兩難”為核心,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詩經》原文或宋代李綱的文獻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跋胡疐尾》是一組漢字,其意思是手指甲後面的皮肉。下面我來給你詳細解釋一下。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跋:部首足,總筆畫數為跳繩號的個數加1。 - 胡:部首肉,總筆畫數為胸前的“一”字加上兩個點。 - 疐:部首疒,總筆畫數為“一”加上幾點加上十字的個數。 - 尾:部首屍,總筆畫數為兩個豎鈎加上一個橫。 來源: 《跋胡疐尾》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它是現代漢字的一種變體。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許多不同的變化。《跋胡疐尾》曾經是其中的一種寫法,但現在已經不再使用。 繁體: 繁體字也可以寫成《跋胡疐尾》,但是其寫法有所不同。繁體字的特點是筆畫較為繁複,字形上有更多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跋胡疐尾》是古代一種用來表達“手指甲後面的皮肉”的寫法,但現在已經較少使用。 例句: 1. 我不小心剪到了跋胡疐尾。 2. 請小心處理手指甲後面的跋胡疐尾。 組詞: 《跋胡疐尾》本身是一個詞語,沒有與之密切關聯的其他詞語。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跋胡疐尾》意義相近的詞語。對于《跋胡疐尾》來說,暫時沒有找到與之意義相近的詞語。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跋胡疐尾》意義相反的詞語,但對于《跋胡疐尾》來說,暫時沒有找到與之意義相反的詞語。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