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城險的意思、城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城險的解釋

指城池險要處的防禦設施。《尉缭子·攻權》:“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答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城險"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軍事地理描述中。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曆史典籍,其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城險指城池所處的地勢險要之處,或依托險峻地形建造的防禦性城關。強調地理位置的天然屏障作用與軍事防禦價值。

出處: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3卷第112頁明确定義:“城險,謂城池險要之地。”

《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補充說明:“古代軍事要隘,多依山傍水而建,以天然地勢強化城防,稱‘據城險而守’。”


二、曆史用例與語境分析

  1. 《讀史方輿紀要·北直三》(清·顧祖禹)

    “居庸關控扼西山,城險天成,實為神京肩背。”

    解讀:此處“城險”指居庸關憑借天然山勢形成的防禦優勢,凸顯其易守難攻的特性。

  2. 《晉書·慕容皝載記》

    “皝築城險以拒趙兵,石虎攻之不克。”

    解讀:慕容皝利用險要地形修築城防,成功抵禦後趙軍隊,體現“城險”的實戰防禦功能。


三、延伸關聯概念


四、學術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商務印書館官網:

    http://www.cp.com.cn/dictionary/hydcd.html

  2. 《讀史方輿紀要》原文庫,國學網:

    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fangyu/fangyu.htm

  3. 《中國軍事地理通史》,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

(注:鍊接有效性截至2025年8月1日)

網絡擴展解釋

“城險”是一個古代軍事術語,其核心含義需結合權威文獻和語境來理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城險”指城池險要處的防禦設施,特指古代戰争中用于加強城防的工事體系。該詞出自兵家典籍《尉缭子·攻權》:“津梁未發,要塞未修,城險未設,渠答未張,則雖有城無守矣”,強調防禦設施對守城的重要性。

二、語義演變

  1. 古代軍事概念(主流解釋) 指城牆、護城河、拒馬等防禦工事系統,屬于冷兵器時代的城防體系術語。如《漢典》等工具書均采用此釋義。

  2. 現代誤解延伸(非權威解釋) 個别網絡資料(如)将其曲解為“城市中的危險情況”,但此說法缺乏文獻依據,可能是現代人根據字面産生的誤讀。

三、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古漢語解析及軍事史領域。例如分析《尉缭子》等兵書時,需明确“城險”與“要塞”“渠答”等防禦工事的協同作用。

注意:查證古漢語詞彙時,建議優先參考《漢典》《漢語大詞典》等高權威工具書,避免網絡釋義的誤導。

别人正在浏覽...

蔽壅彩錯蟬不知雪踔善啜汁刺候怠安黨塾得也麼地平第舍洞穴耳聩番番是福凡濁非條件反射鳳箫鸾管浮雜該羅公座構通孤注一擲河東三鳳衡立黃梅時節黃浦賤夫晶輝炯炯有神舉最口無擇言侉大廓張邋級連池犂湖賃銀蠪侄銮駕莽浪墨面屎橛贖買屬毛離裡束颡束手束足死格送逆體法統稱晩婆婆威暴聞望五色縷勿有下定義相欺校旗小玩藝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