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聽的意思、承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聽的解釋

聽從,接受。《禮記·樂記》:“故德煇動於内,而民莫不承聽。” 孔穎達 疏:“由樂以和心,故德煇美發動於内,而民莫不承奉聽從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承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聽從、接受,常用于描述對他人意見、教導或德行的遵從。例如《禮記·樂記》中提到:“故德煇動於内,而民莫不承聽”,強調内在德行感化民衆,使其主動接受。

  2. 出處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樂記》,孔穎達在疏解中進一步闡釋:“由樂以和心,故德煇美發動於内,而民莫不承奉聽從也”。此處結合音樂與道德的關系,說明“承聽”不僅是被動接受,更是内心受感化後的主動遵從。

  3.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承聽”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強調對權威、傳統或高尚理念的接納。例如:“學者承聽先賢教誨,方能貫通古今”。

  4. 語言結構

    • 拼音:chéng tīng
    • 詞性:動詞,含褒義色彩,隱含對接受對象的認可。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承聽》一詞的意思是接受和傾聽。它包含兩個部首,左邊的是扌(手部),右邊的是聽(聽)。根據筆畫計算,它一共有12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化過程中加入了“手”字旁的變體字,為了表示“聽”的意思。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它們與現代字體相似。以下是一個例句:“請承聽我的意見。”有關組詞方面,我們可以組成一些類似的詞如“承接”(接受并繼續)和“承認”(接受并确認)。近義詞可以是“傾聽”和“聆聽”,而反義詞可以是“忽視”和“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