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聽的意思、承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聽的解釋

聽從,接受。《禮記·樂記》:“故德煇動於内,而民莫不承聽。” 孔穎達 疏:“由樂以和心,故德煇美發動於内,而民莫不承奉聽從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聽是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其核心含義為“接受聽取”或“順從聽從”,多用于描述下位者對上位者意見的接納态度。根據權威辭書及古籍用例,具體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接受并聽取(他人言論)

    指主動接納他人的言論、建議或指令,強調“受”與“聽”的結合。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電子版)收錄該詞,釋義為“猶聽從”。

    古籍例證:

    《後漢書·窦融傳》:“融聞智者不危衆以舉事,仁者不違義以要功。今以小敵大,弊衆徼幸,承聽未安。”

    (此處指窦融對他人建議的聽取與考量)

  2. 順從、服從

    側重對命令、指示的遵從,含恭敬之意。

    來源:《明史·職官志》載明代司法程式:“凡獄囚已審錄,應決斷者,限三日;應起發者,限十日。承聽斷之人,皆須依法。”

    (此處強調司法人員對律令的嚴格執行)


二、語義演變與使用範圍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2卷),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
  2. 《後漢書·窦融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明史·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注:古籍原文可通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org)或“國學大師”(guoxuedashi.com)等權威平台驗證。)

網絡擴展解釋

“承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聽從、接受,常用于描述對他人意見、教導或德行的遵從。例如《禮記·樂記》中提到:“故德煇動於内,而民莫不承聽”,強調内在德行感化民衆,使其主動接受。

  2. 出處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樂記》,孔穎達在疏解中進一步闡釋:“由樂以和心,故德煇美發動於内,而民莫不承奉聽從也”。此處結合音樂與道德的關系,說明“承聽”不僅是被動接受,更是内心受感化後的主動遵從。

  3. 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承聽”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讨論,強調對權威、傳統或高尚理念的接納。例如:“學者承聽先賢教誨,方能貫通古今”。

  4. 語言結構

    • 拼音:chéng tīng
    • 詞性:動詞,含褒義色彩,隱含對接受對象的認可。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隘口闇穆巴俚棒糖抱真儦儦筆杆子讒姬逞博沖機牀母磁懸浮列車颠逸鬥拔鬥飲斷屠日幡旄費米風高風樂奉頭鼠竄峰值訃聞高齋鼓子船豪憝遑安駕鯉緘縢郊餞精曉集甯矜示鞫按絶區開承嵁崿冷背流泆瘰癧面有難色敏快清緊然則煽情煽誘折莫聖鑒神龛神完飾理水樂趟主同年齒録童星跎漢烏蟾香羅木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