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魚躍水面之稱。舊俗認為是漲水之兆。 清 梁章鉅 《農候雜占》之四:“凡魚躍離水面,謂之秤水。主水漲,高多少,則離水多少。”
(2).每年舊曆元旦至十二日,汲水秤其輕重,以蔔一年旱澇或豐歉。 宋 王得臣 《麈史·占驗》:“江湖間人,常于歲除,汲江水秤,與元日又秤,重則大水。” 元 陸友 《研北雜志》卷下:“世謂正月三日為田本命, 浙 西人謂之夏正三,言夏正之三日,俗以是日秤水,以重為上有年,則極騐。”
“秤水”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魚躍水面預示漲水
指舊時民間認為魚跳出水面是漲水的征兆,且魚躍起的高度與水漲幅度相關。例如《農候雜占》記載:“凡魚躍離水面,謂之秤水。主水漲,高多少,則離水多少。”
汲水稱重預測年景
舊俗在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二日,通過稱量汲水的重量來占卜當年的旱澇或收成。例如宋代《麈史》提到“江湖間人,常于歲除汲江水秤”,元代文獻也記載了類似習俗。
少數資料(如)提到“秤水”作為成語,比喻衡量事物的輕重或好壞。但這種用法在權威文獻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現代延伸的通俗解釋。
該詞的核心含義與民俗占卜相關,尤其是通過觀察自然現象(魚躍)或物理測量(稱水)預測水文與農業狀況。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