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令的意思、誠令的詳細解釋
誠令的解釋
假使,如果。《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 袁盎 ﹞對曰:‘ 吳 銅鹽之利則有之,安得豪傑而誘之!誠令 吳 得豪傑,亦且輔而為誼,不反矣。’”《資治通鑒·漢順帝陽嘉二年》:“誠令隄防壞漏,心腹有疾,雖無水旱之災,天下固可以憂矣。” 宋 王安石 《寄贈胡先生》詩:“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
詞語分解
- 誠的解釋 誠 (誠) é 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 實在,的确:誠然。誠有此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令的解釋 令 í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ǐ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ì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令。法令。朝(乷 )令夕改。 古代官名:縣令。令尹。尚書令
網絡擴展解釋
“誠令”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綜合權威資料可歸納如下:
-
基本含義
“誠令”主要作連詞使用,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假使”“如果”。該用法在《資治通鑒》等古籍中多次出現,例如:
- 《資治通鑒·漢景帝前三年》中記載:“誠令吳得豪傑,亦且輔而為誼,不反矣。”
- 王安石詩句:“先生不試乃能爾,誠令得志如何哉!”
-
詞源解析
- “誠”指真實、确實,“令”在此處表假設語氣。組合後強調假設條件成立時的可能性或結果,常用于曆史文獻和古典文學中。
-
其他釋義争議
部分現代詞典(如、3)提到“真誠地命令”這一含義,但在古籍中未見明确例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讀。建議優先參考古籍用法。
-
使用場景
該詞現多用于學術研究或古籍解讀,日常交流中罕見。例如讨論曆史事件時,可用“誠令”引出假設性分析。
在權威文獻中,“誠令”的核心含義為假設連詞,與“若使”“倘若”同義,其“真誠命令”的釋義缺乏古籍支持,需謹慎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資治通鑒》相關篇章或漢語大詞典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誠令
誠令是一個中文詞彙,意為真誠的命令或請求。該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讠和令。讠是表示言語的意思,而令是表示命令或指示的意思。根據漢字的筆畫順序,讠是由四筆組成,令則由五筆組成。誠令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中的用法,用來表示誠懇的命令或請求。
在繁體漢字中,誠令的字形為誠令,字形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在古時候,誠令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會帶來一些變化。然而,誠令的含義并沒有改變,仍然表示真誠的命令或請求。
這是一個示例句子:
他以誠令的口氣向大家發表了一封感謝信。
以下是誠令的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 誠實:表示真實和真誠的品質。
- 誠心:表示真誠、虔誠的心意。
- 誠懇:表示真誠、認真的态度。
近義詞:
- 命令:表示上級對下級所下達的指示或要求。
- 請求:表示向他人提出的懇求或要求。
反義詞:
- 虛假:表示與事實不符的不真實或不真誠的情況。
- 不誠:表示不真實或不真誠的态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