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耗的意思、稱耗的詳細解釋
稱耗的解釋
舊時征糧,在規定數量外,為彌補折耗而多收的數量。《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凡倉場、庫務掌納官吏,無得收鬥餘、稱耗。” 胡三省 注:“稱耗,稱計斤鈞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備耗折。”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三章第一節:“ 周太祖 出身貧家,讀過一些書,知道民間疾苦,即位後,首先免除 漢 時 王章 所設鬥馀、稱耗等額外苛斂及 唐 中期以來地方官進奉所謂羨馀物。”
詞語分解
- 稱的解釋 稱 (稱) ē 量輕重:稱量(俷 )。 叫,叫做:自稱。稱呼。稱帝。稱臣。稱兄道弟。 名號:名稱。簡稱。稱號。稱謂。職稱。 說:聲稱。稱快。稱病。稱便。 贊揚:稱道。稱許。稱頌。稱贊。 舉:稱兵。稱觞
- 耗的解釋 耗 à 減損,消費:耗損。耗費。耗資。消耗。 拖延:耗時間。 音信,消息:噩耗(人死的消息)。兇耗。 筆畫數:; 部首: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稱耗”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指古代賦稅征收過程中,官府在規定的糧食數量外多收的部分,用于彌補運輸、儲存等環節的損耗。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定義:舊時征糧時,官方在正額之外以“彌補損耗”為名額外征收的附加稅。
- 字義拆分:
2.曆史背景與文獻依據
- 該詞最早見于《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元年》,記載後周太祖郭威下令禁止倉場官吏收取“鬥馀、稱耗”等苛捐雜稅。
- 胡三省注解稱:“稱耗,稱計斤鈞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備耗折。”即官府在計量時額外多收,以應對可能的損耗。
3.社會影響
- 這類附加稅加重了百姓負擔,成為古代賦稅制度中常見的弊政之一。後周太祖因出身貧寒,了解民間疾苦,即位後廢除了此類苛斂。
4.其他可能的解釋
- 個别現代資料(如)将“稱耗”解釋為“稱量、計算耗費精力”,但此說法缺乏曆史文獻支持,可能與原意存在偏差。
“稱耗”主要反映古代賦稅征收中的不合理附加現象,是研究中國財稅史的重要概念。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資治通鑒》或相關曆史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稱耗》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測量、衡量和計算物品的消耗量。下面是關于這個詞的各個方面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部首:糸
筆畫:10畫
來源:
《稱耗》是由糸部的意思為絲的部首和耗的意思為消耗的假借字組成的。
繁體:
《稱耗》是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稱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思仍然是衡量消耗。
例句:
1. 請使用一個電子秤來稱耗這些材料的重量。
2. 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型傳感器,用于準确地稱耗電池的能量。
組詞:
衡稱、稱重、消耗量
近義詞:
測量、衡量、計算
反義詞:
節約、節省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