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懲羹吹韲的意思、懲羹吹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懲羹吹韲的解釋

人被滾湯燙過,以後吃冷菜也要吹一下。羹,滾湯;韲,細切的肉菜,冷食品。比喻戒懼過甚。語出《楚辭·九章·惜誦》:“懲於羹者而吹韲兮,何不變此志也?”《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 漢祖 勃興,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然而矯枉過直,懲羹吹韲,土地分疆,踰越往古。” 清 夏燮 《中西紀事·互市檔案》:“然則閉關之議可行乎?曰:懲羹吹韲,因噎廢食之見也。”亦作“ 懲羹吹虀 ”。 宋 秦觀 《謝館職啟》:“束緼還婦,雖蒙假借之私;懲羹吹虀,尚慮譴訶之及。”亦省作“ 懲羹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懲羹吹韲”是一個源自《楚辭》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篇權威資料歸納如下:

基本含義

字面指“被熱湯燙過的人,吃冷菜也要吹涼”,比喻因受過教訓而變得過分謹慎,甚至達到戒懼過甚的程度。例如:曾因投資失敗而拒絕任何理財行為,便是“懲羹吹韲”的表現。

詞語解析

出處與演變

出自《楚辭·九章·惜誦》:“懲于羹者而吹韲兮,何不變此志也?”。後《晉書》《幼學瓊林》等文獻沿用此典,強調“因噎廢食”式的過度反應()。

使用場景

發音與寫法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該成語,避免因過度謹慎而錯失機會,如《晉書》所言“矯枉過直”需引以為戒()。

網絡擴展解釋二

《懲羹吹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懲罰别人,最後卻自食其果。下面是關于這個成語的詳細資料: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懲:左右結構,上半部為日字旁,下半部為心字底。 - 羹:上半部為羊字旁,下半部為各字底。 - 吹:上半部為口字旁,下半部為吹字旁。 - 韲:上半部為音字旁,下半部為二字底。 2. 來源: 據史書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宋梁時期的《莊子·天運篇》中。在文章中,有一位人物叫懲羹吹韲,形容其為不顧他人利益,自私自利的人。 3. 繁體: 《懲羹吹韲》的繁體字為「懲羹吹齊」。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懲羹吹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保持不變。 5. 例句: 小明原本想捉弄小紅,結果不小心摔了一跤,真是懲羹吹韲。 6. 組詞: - 懲戒:懲罰和警告的意思。 - 羹湯:用肉、魚、蔬菜等煮制的湯。 - 吹捧:過分誇獎或恭維。 - 韲面:一種以豆粉、澱粉等為主料,制作成面條的食物。 7. 近義詞: 懲羹吹韲的近義詞是「自食其果」,意思也是指害人反害己。 8. 反義詞: 與懲羹吹韲反義的成語是「有恃無恐」,指依仗某種條件或力量而無所忌憚。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