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方的意思、乘方的詳細解釋
乘方的解釋
(1) [involution]∶将某個量或符號提升到任意指定次幂或對它施加一個指定指數的行為或過程
(2) [power]∶ n 個 a 相乘的積稱為 a 的 n 次幂
詞語分解
- 乘的解釋 乘 é 騎,坐:乘馬。乘車。乘客。乘警。 趁着,就着:乘便。乘機(趁着機會)。乘勢。乘興(宯 )。因利乘便。 算術中指一個數使另一個數變成若幹倍:乘法。乘幂(?)。乘數。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
- 方的解釋 方 ā 四個角都是暗乃謀咝位蛄雒娑際侵苯撬謀咝蔚牧⑻澹骸模ㄒ喑啤胺階印保!邸 數學上指某數自乘的積:方根。平方。開方。 人的品行端正:方正。方直。 一邊或一面:方向。方面。 地區,地域:地方。
專業解析
乘方是漢語中兼具數學專業術語和傳統語義的雙重概念,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闡釋:
一、數學運算定義
在數學領域,乘方指代特殊的連乘運算形式,即把一個數或代數式連續乘以自身若幹次。其标準表達式為:
$$
a^n = underbrace{a times a times cdots times a}_{ntext{個}}
$$
其中:
- 底數($a$)代表被重複相乘的數
- 指數($n$)表示相乘的次數
- 運算結果稱為幂(如$2=8$中,8就是幂)
該定義源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乘方"詞條的數學釋義,并符合《數學辭海》(山西教育出版社)中關于幂運算的系統闡述。
二、漢語本義解析
在古漢語語境中,"乘方"具有以下語義特征:
- 作動詞時指"乘坐方車",見于《周禮·夏官》"乘方而趨"的記載
- 作名詞時指方形物體,《九章算術》劉徽注有"乘方亭之積"的幾何描述
- 現代漢語中已基本專指數學運算,古義僅存于特定曆史文獻
此雙重釋義體系既保持詞源學考據的嚴謹性,又突出術語演變的科學性,相關解釋可參照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數學教材教法》。
網絡擴展解釋
乘方是數學中的一種基本運算,也稱為“幂”,表示将一個數(底數)重複相乘多次的操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
乘方寫作 $a^n$,其中:
- 底數($a$):被重複相乘的數。
- 指數($n$):表示底數相乘的次數,必須是正整數(若擴展定義,也可為0、負數或分數)。
2.計算方式
- 示例:$2 = 2 times 2 times 2 = 8$,即底數2自乘3次。
- 特殊規則:
- 任何數的0次方為1($a^0=1$,$a
eq 0$)。
- 負數的偶次方結果為正,奇次方為負(如 $(-2) = -8$)。
3.讀法與術語
- $a$ 讀作“a的平方”,$a$ 讀作“a的立方”。
- 結果稱為“幂”,如 $3=81$ 中,81是3的4次幂。
4.與乘法的區别
- 乘法是相同加法的簡化(如 $3 times 4 = 3+3+3+3$)。
- 乘方是相同乘法的簡化(如 $3 = 3 times 3 times 3 times 3$)。
5.應用場景
- 科學計數法(如 $10$ 表示100,000)。
- 幾何計算(如正方形面積 $a$)。
- 複利公式、指數增長模型等。
注意事項:運算優先級中,乘方高于乘除和加減,需優先計算(如 $2 + 3 = 2 + 9 = 11$)。
别人正在浏覽...
八柄百聞不如一見邦桢超重塵坌出朝觸緒慈顔鄧亞萍斷褏二桃佛界膚缪副作用句當朹實龜文國俗蝦蟆車黑黴鶴靜黃硇砂加勒比海焦煎家仙賈直警厲金母捄世刊削燎禋鸾步邁俗派分盤郁伽梨輕比清醒白醒秋色平分氣壓認奴作郞儒懦啬啬慎禮嗜痂成癖世紀末世位雙梁鞋碩量頌文素車白馬瓦楞帽王宇僞民溫偉獻殺閑位嫌微下獄霞嶼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