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督的意思、程督的詳細解釋
程督的解釋
對于法定賦稅、工程勞役、學課等的監督。《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上及 虞 夏 殷 周 ,固弗程督,禽獸畜之,不屬為人。” 唐 劉禹錫 《答饒州元使君書》:“其修整非止乎一身,必将及物也;其程督非務乎一切,必将經遠也。” 宋 葉適 《丁君墓志銘》:“於是時 希亮 年已長,自悔少學不力,竭晝夜讀書為文,不啻如嚴父師在旁程督之。” 明 宋濂 《重建龍興奧源寺記》:“於是伐木於林,攻石於山,徵瓦於陶……大師躬程督,幾忘食寝。”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紡織之利》:“一二年間民亨其利,将自為之,而不煩程督矣。”
詞語分解
- 程的解釋 程 é 規矩,法式:程式。程式。章程。規程。 進展,限度:程度。進程。日程。過程。 道路的段落:路程。行(妌 )程。裡程。啟程。前程。 衡量,考核:計日程功。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督的解釋 督 ū 察看;監管:監督。督辦。督導。督察。督促。督師。督率(刬 )(亦作“督帥”)。督戰。督學。 責罰:督過(督察責備)。督責。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郵。督護。總督。提督。督撫。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程督”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對法定賦稅、工程勞役、學課等事務的監督,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史記》中記載虞夏殷周時期「固弗程督」,表明當時對某些事務未實施規範監督。
二、引經據典
-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提到上古時期對特定群體「不屬為人」的狀态,側面印證程督在行政管理中的缺失。
- 唐代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
強調程督需具有長遠規劃(「非務乎一切,必将經遠」),體現其制度性。
三、字義分解
- 程:原指規章、法式(如章程),引申為度量标準(如計日程功)。
- 督:意為監督指揮(如督辦、督戰),後衍生出官職名(如都督)。
四、用法特點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政務管理中的監督職能,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多見于研究文獻或曆史文本注釋中。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史記》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程督(chéng dū)一詞的意思是指管理、監督,它可以作為一個動詞或名詞使用。
拆分部首:程(纟+呈),督(⺾+⻖)
拆分筆畫:程(8畫),督(11畫)
來源:程督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程指的是指南針上的刻度,代表有序的規律;督指的是管理、監督。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的程督一詞。
繁體:程督的繁體字為程督。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程督的寫法沒有太大的差異,仍然是由程和督兩個字組成。
例句:他是公司的程督,負責管理所有的部門。
組詞:程度、程式、督察、督促、督辦等。
近義詞:管理、監管、主管、指導等。
反義詞:被管理、被監督、被指導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