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成材的意思、成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成材的解釋

(1) [grow into useful timber] ∶可用的材料

(2) [become a useful person]∶比喻成為有用的人才

詳細解釋

亦作“ 成才 ”。1.自然生成的材質。《莊子·徐無鬼》:“天下馬,有成材。” 陸德明 釋文:“字亦作‘成才’,言自然已足,不須教習也。” 陳鼓應 注:“成材:指天生的材質。”

(2).可以做材料。亦以喻成為有用的人。《三國志·魏志·管辂傳》“聞 晏 颺 皆誅,然後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辂别傳》:“神在廣博,志不務學,弗能成才。”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6*6*書》:“非特不能成人之才,又從而困苦毀壞之,使不得成才也。”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成天叫人家看着我不快活,不成材,背後罵我是個廢物。”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成材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成材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層次:

一、本義:木材的可用性

指樹木生長至具備可用木材的規格,即達到可被采伐加工為建築或器具材料的階段。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68頁定義:“(樹木)長成可用的材料。”

二、引申義:人才的培養與成就

比喻人通過教育或實踐鍛煉成為具備社會價值的人才,強調從潛能到實際能力的轉化過程。

來源依據:

  1. 《漢語大詞典》第5卷第1123頁釋為:“比喻成為有用的人。”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162頁補充:“通過培養成為有才能的人。”

三、語義關聯與權威佐證

該詞的雙重含義均圍繞“從原始狀态發展為實用價值”的核心邏輯,引申義的使用頻率在現代漢語中顯著高于本義。語言學家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成材”的比喻用法常見于教育與社會發展語境,如“因材施教,方能成材”。


參考文獻來源(按引用順序):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 呂叔湘. 《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成材”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
    指自然生長或加工後可用的材料,例如木材達到可用标準。

  2. 比喻意義
    比喻人通過教育或努力成為有用的人才,如“父母希望孩子長大成材”。


二、詞源與文獻引用


三、用法與擴展


四、示例造句

  1. 這片林木經過精心養護,已完全成材。
  2. 教育的目标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成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莊子》《三國志》等文獻,或查看中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安處叭哒謗論标異比例稅制不小可成精寵褒大哥大單刀會典美碘鎢燈彫亡東家夫子東音爾汝風麗輔治扞衛槁木貢稅官灋刮涎詭辔孤栖罕見簧蠱偟偟歡騰簡恤見顔孔艱爛闆凳簾籠魯連辭賞盤倒毗翼前面晴哢窮山僻壤屈客人列刃樹劍山熔岩撒敦稍麥視為畏途絲絲入扣索合天慶通舊痛苦徒居豚腸草外貿宛雛剜改晚莫委冰夏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