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席的意思、重席的詳細解釋
重席的解釋
(1).層疊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層疊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飲大夫酒, 臧紇 為客,既獻, 臧孫 命北面重席,新樽絜之。” 楊伯峻 注:“重席,二層席。古代席地坐,席之層次,依其位之高低。《儀禮·鄉飲酒禮》雲:‘公三重,大夫再重。’則重席,大夫之坐。”《儀禮·鄉射禮》“大夫辭加席,主人對,不去加席” 漢 鄭玄 注:“辭之者,謙不以己尊加賢者也;不去者,大夫再重席,正也。賓一重席。”
(2).《後漢書·儒林傳上·戴憑》載: 戴憑 解經不窮,“遂重坐五十餘席”。後用以借指學問淵博的儒者。《周書·儒林傳序》:“握素懷鈆重席解頤之士,間出於朝廷。”《南史·謝舉傳》:“ 廣 深歎服,仍以所執麈尾、斑竹杖、滑石書格薦之,以況重席焉。” 唐 駱賓王 《上郭贊府啟》:“味道彈冠,望橫經於重席。”參見“ 重坐 ”。
詞語分解
- 重的解釋 重 ò 分(坣 )量較大,與“輕”相對:重負。重荷。重量(刵 )。重力。舉重。負重。 程度深:重色。重病。重望。重創。 價格高:重價收買。 數量多:重金聘請。眉毛重。重兵。 主要,要緊:重鎮。重點。重
- 席的解釋 席 í 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卧,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席子。草席。葦席。竹席。涼席。席地而坐。席卷(僴 )。 座位:席位。席次。出席。列席。 酒筵,成桌的飯菜:筵席。宴席。酒席。
網絡擴展解釋
“重席”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古代禮儀中的身份象征
指層疊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坐席的層數代表地位高低。例如《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記載,大夫身份者可鋪設雙層坐席(“大夫再重”),而諸侯可用三層。這種禮儀制度通過席子的層數區分尊卑,是周代等級制度的體現。
2.學問淵博的儒者代稱
《後漢書·儒林傳》提到戴憑因學識過人,在講經時“重坐五十餘席”,後人以“重席”借指博學之士。唐代駱賓王也在詩文中用“重席”贊譽精通經典的學者。
補充說明
- 與成語的區别:提到“重席”作為成語表示“多人擔任職位”,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未見明确佐證,建議以古代禮儀和儒者代稱兩種釋義為主。
- 文化背景:席子的層數不僅是身份标志,也反映了古代“禮制”對社會生活的深遠影響。例如《周禮》中明确規定不同場合的席位規格。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儀禮·鄉飲酒禮》《南史·謝舉傳》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重席”一詞的意思及來源
重席是指身份顯赫的人在座次上被安排在最重要的位置。這個詞由“重”和“席”兩個字組成。重席一詞的源于中國古代的官方儀式和禮節。在古代的宴會或會議上,座次的高低與人的地位息息相關,更重要的人會被安排在離主賓座位最近的受賓位,即所謂的“重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重席”的“重”字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千”部,右邊是“車”部。它共有9畫。而“席”的“巾”部是由一個部首組成,一共有3畫。
繁體字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重席”的繁體字是「重習」。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它采用了一些不同的字形和結構。然而,在古代漢字中,“重席”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相同,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1. 他的地位特殊,所以他被安排在重席上。
2. 在這個重要的會議上,隻有那些重要的人才能夠坐在重席上。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重要、重要之人、重視、重大
近義詞:高席、貴席、主位
反義詞:輕席、次席、邊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