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舂塘的意思、舂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舂塘的解釋

舊時我國南方舂谷的木槽。亦用作葬具。 宋 周煇 《清波雜志》卷七引《南海錄》:“南人送死者無棺槨之具,稻熟時理米,鑿大木若小舟以為臼,土人名舂塘,死者多殮於舂塘中以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舂塘"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構詞法與使用場景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解析

"舂"字從臼從午(杵),《說文解字》載:"舂,搗粟也",指用杵臼搗去谷物外殼的加工行為。"塘"字原指堤岸,後引申為人工修築的水池或蓄水設施。組合成詞時,"舂塘"特指古代農村中建造的具有雙重功能的水利設施——既可用于蓄水灌溉,又可利用水力驅動杵臼進行谷物加工。

二、文化延伸

在閩粵方言區(如福建、潮汕),該詞保留着特殊語義。《潮汕民俗大典》記載,部分村落将公共舂米場所稱為"舂塘",因其多傍水而建,既方便取水加工糧食,又便于排水清潔場地。這種設施常見于明清時期南方稻作區,現多作為文化遺産存留。

三、現代語用

當代語境中,"舂塘"更多見于地方志文獻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例如廣東省博物館藏《嶺南農具圖志》中收錄的19世紀木制水力舂塘裝置,生動展現了古代農具設計智慧。在文學創作中,該詞常被用作承載鄉愁意象的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舂塘”是一個具有曆史和文化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舂塘是舊時中國南方地區用于舂谷(脫去稻殼)的木制工具,形似木槽或小舟。其名稱中的“舂”指搗碎谷物的動作,“塘”則可能借指容器或槽狀結構。

  2. 特殊用途
    在喪葬習俗中,舂塘曾被用作葬具。據宋代周煇《清波雜志》引《南海錄》記載,南方部分地區因缺乏棺椁,會将死者遺體殓入舂塘中下葬。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因地制宜的喪葬文化。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清波雜志》《嶺表錄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背溜禅機大鼓點石爲金滴漉地球村東坡體鬥筍惡錢仿造犯濫鋪摸發燥風塵外物蜂氣福建膏膻格人刮喇詭問孤舉衮章皓月千裡嘩咎晃晃灰末尖纖曒曒冀馬禁宮花觐谒酒經距路悃款亮隔孊密偏心輪遷敍祇苑拳曲繞口令軟下疳若敖鬼餒砂丁扇傘升朝詩仙樹杪死巷堂封堂皇冠冕譚嗣同天時不如地利不如人和調適外客菀抑萬載千秋五晖污塗薢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