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隆的意思、崇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隆的解释

亦作“ 崇嶐 ”。1.高,高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西山崇隆,小瀑屡屡从山岭悬注。” 清 黄景仁 《池阳写望》诗:“池阳山水窟,石城鬱崇嶐。” 佘疚侬 《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登慧山》诗:“地势隔江远,西去逾崇隆。”

(2).严正。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明武宗遗事》:“惟时风宪崇隆,官吏严肃,刺不易投,三日犹未得见方伯。”

(3).高尚伟大。《太平天囯文选·常熟报恩牌碑序》:“ 虞山 高耸,并文德之崇嶐; 琴水 冲融,通武功之振奕。” 郭沫若 《祭李闻》:“莽彼河山,因突兀而增色;嗟我民猷,感无上之崇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崇隆"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典雅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字源学角度解析:

  1. 构词解析:由"崇"(《说文解字》释为"高也")与"隆"(《尔雅》释为"丰大也")组合而成,二字皆有高耸、盛大的意象叠加。
  2. 词典定义: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包含双重含义:
    • 指自然景观的高峻雄伟,如"崇隆山岳"
    • 喻指社会地位的显赫尊贵,如"爵位崇隆"
  3. 语用特征:北京大学语料库显示,该词多用于正式文书与文学创作,近十年使用频率约0.03‰,属于书面雅语。
  4. 历时演变:从《汉书·扬雄传》"崇隆谠言"的政论用法,到苏轼《凌虚台记》"台观崇隆"的景物描写,词义重心由抽象尊崇向具象高耸转移。
  5. 当代应用:教育部《义务教育常用词表》将其列为中学阶段掌握词汇,多用于历史题材文本与学术著作,如"崇隆的学术地位"等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崇隆”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óng lóng,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高耸、高起
    指物体或地势的高大、隆起。例如《徐霞客游记》中描述“西山崇隆,小瀑屡屡从山岭悬注”,强调山势的高峻。

  2. 严正庄重
    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或处事态度,如清代文献提到“风宪崇隆”,指官员的威严与正直。

  3. 高尚伟大
    用于赞美品德或功绩的崇高,如“宗族功烈崇隆”。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三、用法与例句

  1. 自然景观
    “池阳山水窟,石城鬱崇嶐”(清·黄景仁诗),描绘山城的雄伟地势。
  2. 人物地位
    “马哈蒂尔在党内地位仍然崇隆”,形容政治人物的威望。

四、古籍引用


五、使用场景

适用于文学描写(如山水、建筑)、人物评价(品德、地位)及历史叙述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日常口语。

如需更完整释义或古籍原文,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半拆贬伐不阿裁编敕许村务酒赕税地壠斗决多重人格饿虎扑羊翻一番浮龄高挑儿格律含蕚黄牛滩建号监决简廉饥荒敬迹嵇琴眷瞩爵钗涳蒙诳妄冷局乐心莲花落烈栗理识蒙翳门隶内傅暖炕贫气丕祉跷车青龙幡其味无穷阙少人迹荣国萨尔贡王宫善财难舍商咄上下交困神咒符拭面容言首官耍笔杆子套叠挑检通习望悬塕埲五犹孝谨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