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碓的意思、舂碓的詳細解釋
舂碓的解釋
舂谷的器具。《南史·侯景傳》:“ 景 虐於用刑,酷忍無道,於 石頭 立大舂碓,有犯法者擣殺之。”
詞語分解
- 舂的解釋 舂 ō 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裡搗掉皮殼或搗碎:舂米。舂藥。 筆畫數:; 部首:臼; 筆順編號:
- 碓的解釋 碓 ì 木石做成的搗米器具:碓房(舂米的作坊)。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舂碓”是一個傳統農具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舂碓”指古代用于搗碎谷物(如稻谷、高粱等)的器具,通過人力或水力驅動,将谷物脫殼或研磨成粉。其名稱由“舂”(搗擊動作)和“碓”(石制或木制容器)組合而成。
2. 功能與用途
- 加工原糧:可将稻谷、包谷、小米等脫殼成米粒,或進一步研磨成米粉。
- 適用場景:主要用于少量加工,常見于家庭或小規模生産。
3. 曆史與文化記載
- 《南史·侯景傳》記載,南朝侯景曾用大型舂碓作為刑具,“有犯法者搗殺之”,說明其構造具有一定殺傷力。
- 在傳統工藝中,舂碓是制作餌塊等食物的關鍵工具,需經過選米、蒸米、舂搗等多道工序。
4. 現代使用
隨着機械化普及,舂碓已逐漸被淘汰,但在部分傳統手工藝或民俗展示中仍有保留,例如雲南某些地區仍用其加工特色食品。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結構或曆史案例,可參考《南史》等文獻或民俗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舂碓(chōng duì),源自古代農村的一種研磨谷物的設備,也用作動詞。該詞的拆分部首是“舂”和“碓”,其中“舂”是由部首“舌”在上方加上了兩個相同的“石”構成。表示該字與與谷物相關。而“碓”則是由部首“石”和“豆”構成,表示該字與磨谷物相關。整個字形很容易辨認,共有16畫。
這個詞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因為它是一個傳統的詞彙。在繁體字中,舂碓的字形依然保持不變。
例句:
1. 她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先舂碓準備食物。
2. 農村的人們用舂碓研磨谷物,然後制成面粉。
舂碓這個詞的近義詞可以是研磨,磨碎等。而反義詞可以是飽滿,完整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幫助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