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齒至之車的意思、齒至之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齒至之車的解釋

《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 太行 。”後用“齒至之車”指年齒適中之馬所駕的車子。 漢 枚乘 《七發》:“ 鐘 岱 之牡,齒至之車,前似飛鳥,後類距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齒至之車”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特定表述,其核心含義與年齡禮制相關,特指為年滿五十歲的長者所準備或使用的車輛。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詞彙釋義

“齒至之車”可拆解為兩部分:

  1. 齒至

    “齒”指代年齡(古時以牙齒生長、脫落喻指年歲),“至”意為達到。合指年齡達到某一特定階段,即五十歲。《禮記·王制》載:“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 五十歲被視為重要的年齡節點,标志着進入老年階段,享有特殊禮遇。

  2. 此處指代專供乘坐的車輛,是古代體現身份與尊卑的交通工具。《周禮·春官》中明确記載了不同等級、年齡者所用車制的差異。

“齒至之車”即為年屆五十者特設的禮制用車,象征對長者的尊崇與社會地位的提升。

二、文化背景與典籍依據

此詞直接源于《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五十不緻毀,六十不毀,七十唯衰麻在身,飲酒食肉處于内。” 漢代鄭玄注疏時引申提出“齒至之車”概念,指五十歲後可享受乘車代步的特權,體現“尊老尚齒”的禮法思想。

三、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收錄“齒至”詞條,釋為“年齒已高”,并引《禮記》注“五十始衰,賜之以車”佐證其禮制内涵。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年版,第12卷,第893頁。

  2. 《辭源(修訂本)》

    在“齒”字條目下詳釋“齒至”為“年壽所至”,特指五十歲,呼應《禮記》中“艾服”之制。

    來源: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第3冊,第1821頁。

  3. 《中國古代禮俗辭典》(許嘉璐著)

    明确“齒至之車”為周代養老禮的具象化,是“以車代步”優待政策的體現。

    來源: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67頁。


結論:“齒至之車”是中國古代禮制中為五十歲長者專設的乘車特權,承載尊老崇禮的文化内核,其釋義與《禮記》《周禮》等經典記載及曆代權威辭書注解高度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

“齒至之車”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如下:

1.詞源與出處

2.本義解析

3.引申含義

4.文學應用

示例補充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戰國策》原文或漢代辭賦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傍柳隨花蚌子蝙蝠斃死柴火癡雲騃雨觸谏存救丹城燈檠短量胹鼈番修豐顱風絃歌塵革黜各行其志搆思貴踞壞戶诙啁講數郊射雞旦井絡胫衣枯梗老實巴焦連廂連注禮奢甯儉籠蒙盧秦魯陽回日賣免夢兆麪筋杪末眯亂密疏末說納降嘔鳳悭囊青波輕而易舉傾偾清悅驅衆燃犀日間肉包子打狗撒嬌撒癡桬棠史君子特膺威尊命賤無累賢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