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鹽的意思、赤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鹽的解釋

(1).赤色的鹽。古代方士煉黃金的原料。 晉 葛洪 《抱樸子·黃白》:“ 金樓先生 所從 青林子 受作黃金法:先鍛錫,方廣六寸,厚一寸二分,以赤鹽和灰汁,令如泥,以塗錫上,令通厚一分,累置於赤土釜中。率錫十斤,用赤鹽四斤,合封固其際,以馬通火煴之,三十日,發火視之,錫中悉如灰狀,中有累累如豆者,即黃金也。”

(2).赤色的鹽。古代 西域 等地出産的一種食鹽。《北史·西域傳·高昌》:“出赤鹽,其味甚美。”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信度國》:“多出赤鹽,色如赤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赤鹽”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

一、基本含義

  1. 煉丹原料
    指赤色的鹽,古代方士用于煉制黃金。據晉代葛洪《抱樸子·黃白》記載,赤鹽與灰汁混合後塗于錫上,經特定工藝可煉出黃金。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煉丹術的實踐。

  2. 西域食鹽
    古代西域地區(如高昌、信度國)出産的一種紅色食鹽,因色澤赤紅得名。《北史》《大唐西域記》均提到其“味甚美”“色如赤石”的特點。


二、補充說明


三、參考資料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抱樸子》《北史》等古籍原文,或參考西域鹽業史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鹽(chì yán)是指一種由鹽和赤鐵礦(含鉀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紅色礦石。下面将分别介紹赤鹽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寫法、古時漢字寫法以及提供一些例句,并介紹一些與赤鹽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赤鹽的“赤”是由“赤字邊旁”組成。“赤”字表示顔色紅,由“赤字邊旁”表示。而“鹽”字則由“皿字旁”和“言字旁”組合而成。“鹽”字的部首是“皿”,表示器皿。整個赤鹽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赤鹽常見于含有鉀礦的礦山或鹽湖中。赤鹽的顔色鮮豔紅潤,是因為赤鐵礦(Fe2O3)的存在,赤鐵礦本身就是一種紅色的鐵氧化物。 繁體字寫法: 赤鹽的繁體字寫法為「赤鹽」,采用了「鹽」字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赤鹽常以「赭鹽」來寫。其中的「赭」字是指一種古代顔料,顔色類似于赤鐵礦的紅色。因此,赤鐵礦與鹽混合後得到的這種礦石也稱為「赭鹽」。 例句: 1. 這座礦山産出的赤鹽可用于染料生産。 2. 赤鹽中的赤鐵礦賦予了它紅色的特點。 組詞: 赤鹽礦、鹽礦 近義詞: 紅鹽、赭鹽 反義詞: 白鹽、無色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