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戒晓谕。《东观汉记·杜诗传》:“时将军 萧广 放纵兵士,猝暴民间, 诗 敕晓不改,遂格杀 广 ,还,以状闻。”《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敕,戒也;晓,开諭也。”
"敕晓"是一个较为罕见的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与古代文献用例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记载,其详细解释如下:
敕(chì)
《汉语大词典》:"敕,特指皇帝的诏令。"
《康熙字典》:"敕,诫也。又诏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敕军中皆坚卧不动。"(命令军队坚守不动)
晓(xiǎo)
《说文解字》:"晓,明也。"
《玉篇》:"晓,知也,喻也。"
敕晓为动词性复合词,意为"以敕令的形式告知;通过官方文书晓谕",强调以权威身份正式传达信息或命令。其核心特征包括:
权威文献例证:
《后汉书·窦融传》:
"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遂共敕晓所部。"
- 释义:朝廷诏书到达后,河西官员共同以正式命令晓谕管辖区域。
-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明代《吏文》公文集:
收录官方文书中"敕晓军民人等"等表述,指以公文形式告知百姓政令。
词汇 | 含义 | 与"敕晓"区别 |
---|---|---|
敕令 | 帝王下达的命令 | 侧重"命令"本身,非"告知"动作 |
晓谕 | 明白告知(不限发布主体) | 无"敕"的权威性色彩 |
结论:"敕晓"是古代行政用语,特指通过官方敕令形式向民众或下属传达信息,兼具权威性与告知性,属典型的封建制度下公文术语。
“敕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敕晓”由“敕”和“晓”两字组成:
《东观汉记·杜诗传》记载:“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猝暴民间,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此处“敕晓”指杜诗对萧广的告诫与劝谕。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进一步解释:“敕,戒也;晓,开諭也。”。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告诫”“晓谕”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东观汉记》《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或权威注疏。
北齐侧杀长春子痴望赤仄创调楚璧出閤德本财末掉三寸舌洞感矾书福算敷赞感今思昔公帑工业化勾屚华清宫回甘馄屯煎服江轮矫世变俗矜吝金瓯无缺九湃酒颜抗身廊庙材利索鸾台貌离神合痲疹冥路命使澎湖朴悫平原客强记博闻锓本青诏哨站盛观霜衣树揭述撰酸乳塌八四泰山頽讨惹厌天九牌条议秃丁威罚未若萎琐飨庙销殒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