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晓的意思、敕晓的详细解释
敕晓的解释
告戒晓谕。《东观汉记·杜诗传》:“时将军 萧广 放纵兵士,猝暴民间, 诗 敕晓不改,遂格杀 广 ,还,以状闻。”《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敕,戒也;晓,开諭也。”
词语分解
- 敕的解释 敕 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告诫: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顿。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晓的解释 晓 (曉) ǎ 天明:晓市。拂晓。破晓。报晓。 知道,懂得:晓畅。晓得。分晓。 使人知道清楚:晓示。晓谕。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敕晓”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敕晓”由“敕”和“晓”两字组成:
- 敕(chì):本义为告诫、命令,常见于古代帝王诏书,如“敕命”“敕封”。
- 晓(xiǎo):意为天明(如“拂晓”),引申为使明白、告知(如“晓谕”)。
- 合义:指通过告诫和说明使人理解,即“告戒晓谕”。
2.文献用例
《东观汉记·杜诗传》记载:“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猝暴民间,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此处“敕晓”指杜诗对萧广的告诫与劝谕。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进一步解释:“敕,戒也;晓,开諭也。”。
3.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训诫、晓谕、申敕。
- 语境:多用于古代官方或权威人物对下属的正式告诫,强调通过言辞使人明理并服从。
4.现代适用性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研究。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告诫”“晓谕”等替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东观汉记》《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或权威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敕晓(chì xiǎo)是一个汉字词汇,意思是“皇帝的口谕”或者“上级颁发的命令”。下面是关于敕晓的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敕字的部首是言字边,意味着与语言相关,笔画数为十十四画。晓字的部首是日字旁,表示与时间、天亮等有关联,笔画数为十九画。
来源:敕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最早使用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的篆书中,意为“君主的口谕”。晓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文字,表示“天亮”。
繁体:敕字的繁体写法为「敕」,晓字的繁体写法为「曉」。
古时候汉字写法:敕字的古代写法与现代差别不大,而晓字的古代写法中曾经存在一个不常见的变体,即“麥”。这种形式下,晓字的意思为“谷子成熟”。
例句:皇帝发布敕晓,命令百官迅速行动。
组词:夜晓(天亮)、黎明(拂晓)、晓应(明确回应)
近义词:谕旨、旨意、诏书
反义词:默许、不予理会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