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朴的意思、迟朴的详细解释
迟朴的解释
犹言迟钝朴质。《墨子·非命下》:“此皆疑众迟朴,先圣王之患之也,固在前矣。” 毕沅 校注:“言沮朴实之人。” 吴毓江 校注:“迟字如《汉书·杜周传》‘ 周 少言重迟’之‘迟’。 颜 注云:‘迟谓性非敏速也。’性非敏速,与中篇‘愚’字义正相近。”
词语分解
- 迟的解释 迟 (遲) í 慢,缓:迟缓。迟笨。迟钝。迟疑。迟重(恘 )。迟滞。 晚:迟到。迟暮,迟早。推迟。延迟。 姓。 早速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朴的解释 朴 (樸) ǔ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朴素。朴实。朴厚。朴质。 朴 ò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朴 ō 〔朴刀〕古代的
网络扩展解释
“迟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较为一致,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基本含义
“迟朴”由“迟”和“朴”二字组成,表示人性格或行为上的迟钝、木讷、不够灵活,同时带有质朴、朴实的特点。例如,可用来形容一个人思考缓慢、反应不敏捷,但性格单纯不矫饰。
出处与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墨子·非命下》中的“此皆疑众迟朴,先圣王之患之也”,毕沅校注解释为“沮朴实之人”,吴毓江则指出“迟”与《汉书》中“少言重迟”的用法相似,强调非敏速的性情。
用法与示例
- 形容性格:如“他虽迟朴,但为人可靠”,突显质朴与反应慢的双重特质。
- 文学描述:古文中多用于批评或感叹人物不够机敏,如《墨子》中的用例。
补充说明
“迟”侧重迟缓、不灵活,“朴”则指质朴无华,组合后既包含动作思维的“慢”,也隐含性格上的“纯真”。
以上解析综合了词典释义、古籍引用及现代用法,如需查看完整文献原文,可参考《墨子》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迟朴(chí pǔ)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迟(chí)是第一部分,朴(pǔ)是第二部分。我可以给你拆分一下部首和笔画。
迟(chí)这个字首先由部首⻏(mǔ)组成,表示树木的意思。它包含了5个笔画,先竖后横,再竖然后撇。朴(pǔ)这个字的部首是⺲(mù),表示木头。它由6个笔画组成,先竖然后撇,再竖再撇。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迟(chí)这个字被写成遲,同时朴(pǔ)这个字被写成樸。当时的汉字写法相对繁琐,并和现在的简体字有所不同。
关于例句,我可以给你一些:
1. 他的工作习惯迟朴,经常迟到。
2. 这个画家的作品风格朴实而且迟缓。
至于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我可以给你一些常见的:
组词:迟延、迟钝、朴实、朴素
近义词:迟缓、迟钝、简朴
反义词:迅速、敏捷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