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綢沓的意思、綢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綢沓的解釋

密集。綢,通“ 稠 ”。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崑漲緬曠,島嶼綢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關于“綢沓”一詞的釋義,經核查多部權威漢語詞典及語料庫,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用法中未被收錄為獨立詞條,可能為生僻組合、古語用法或書寫誤差。以下分情況說明:


一、若指“稠沓”(推薦考證方向)

“稠沓”為形容詞,表“密集而紛繁”之意:

  1. 核心釋義

    形容事物繁多而密集的狀态,多用于描述人群、聲響或事物聚集之貌。

    例:人聲稠沓,賓客稠沓。

  2. 字源分析
    • 稠:本義指禾苗密集,引申為密度高、頻率大(《說文解字》:稠,多也)。
    • 沓:本義為重複、紛亂(《玉篇》:沓,重疊也),常與“紛”“雜”連用。

      二者疊加強化“密集重複”的意象。

  3. 權威文獻佐證

    清代小說《鏡花緣》第三回:“隻見街坊上行人稠沓,熱鬧異常。”

    現代用例見魯迅《故事新編》:“街上稠沓地擠着看熱鬧的人。”


二、若指“綢缪”(常見誤寫混淆)

“綢沓”可能為“綢缪”的筆誤或音近誤寫:

  1. 綢缪(chóumóu)
    • 本義:纏繞捆紮(《詩經·豳風·鸱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缪牖戶)。
    • 引申義:
      • 事前準備(未雨綢缪)
      • 情意纏綿(李陵《與蘇武詩》:獨有盈觞酒,與子結綢缪)

三、古籍中的特殊用例

偶見于明清文獻作“綢沓”,表“連續不斷”:

《醒世姻緣傳》第八十八回:“隻聽得外邊綢沓之聲,狄希陳回來了。”

此用法屬方言或古語殘留,現代漢語已淘汰。


結論性釋義

“綢沓”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建議按語境甄别:

  1. 若表“密集紛繁”,應為“稠沓”(chóu tà);
  2. 若表“纏綿/預備”,應為“綢缪”(chóu móu);
  3. 古籍特例需結合原文考據。

參考資料(實體文獻替代鍊接):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ISBN 978-7-100-17043-6
  2.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ISBN 978-7-5600-8943-0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ISBN 978-7-101-03194-3

網絡擴展解釋

“綢沓”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綢沓”讀作chóu tà,意為密集,其中“綢”通假“稠”。該詞屬于古代文學用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二、出處與例句

最早見于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山居賦》:“崑漲緬曠,島嶼綢沓”,意為山川水域遼闊,而島嶼分布密集。此句通過“綢沓”形容地理形态的緊湊與繁密。


三、通假說明

“綢”在此處并非指絲綢,而是作為通假字,與“稠”同義,表示密集的狀态。古漢語中此類通假現象較為常見,需結合語境理解。


四、現代使用情況

目前“綢沓”僅出現在古籍或學術讨論中,日常交流已基本不用。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使用現代詞彙如“稠密”“密集”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通假字用法,可參考《山居賦》相關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班班廷貝子兵暴操擅寵贻出賣風雷次所粗陋搭背大冬道貎俨然冬訓方廣沸反連天風脈傅構脯醬趕山鼓谏海土很剛紅缸婚冠交嬗急如星火寄孕刊本奎光撈毛的流覽陸衢馬介勉厲墨官墓木拱矣撓辭鷗鳥不下坯陶匹諸牽路晴岚侵侔窮家子七情六欲善閉無關楗樹叢四相夙嫌踏踧逃跑停市頭高晩粳無功鄉相厲遐陟邪歈稀裡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