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傳諷的意思、傳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傳諷的解釋

亦作“ 傳風 ”。傳誦。《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吏譯傳風, 大漢 安樂。”《新唐書·元稹傳》:“ 稹 長於詩,與 居易 名相埒,天下傳諷,號‘ 元和 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峤》:“ 嶠 富才思,有所屬綴,人輒傳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傳諷”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uán fěng,其核心含義為傳誦,即文學作品或文章被廣泛傳播、誦讀。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曆史文獻中的用法

3.異體字與擴展解釋

4.文學影響與實例

注意事項

以上解釋綜合了網絡辭書及古籍引文,但需注意:傳諷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更多見于曆史文獻分析或文學研究場景。如需嚴謹釋義,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傳諷(chuan4 fu3)是指通過言辭或行為含蓄地諷刺、譏諷或嘲笑他人的一種方式。拆分部首為傳(chuan2)和譏(ji1),拆分筆畫為10畫。以下是關于傳諷的更詳細信息: 來源: 傳諷一詞最早出現在《毛子詩》一書中,詩中有“宣言四方無人不諷堯”之句,意為傳播言辭諷刺的文化。隨後,人們将這種含蓄諷刺的方式稱為傳諷。 繁體: 傳諷的繁體字為「傳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傳諷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傳」字的古代寫法為「傳」,而「諷」字的古代寫法為「諷」。 例句: 1. 他的講話總是充滿着傳諷和譏諷。 2. 這幅漫畫通過傳諷的方式揭示了社會問題。 組詞: 1. 諷刺(feng3 ci4):表示以尖銳、警覺的方式揭示問題,同樣具有諷刺性。 2. 嘲笑(chao2 xiao4):表示粗暴地嘲弄、取笑他人,與傳諷相比,更為直接。 近義詞: 1. 諷刺 2. 嘲諷(chao2 feng3):表示直接嘲笑、諷刺别人。 反義詞: 1. 贊美(zan4 mei3):表示對他人或事物表示贊賞、稱贊,與傳諷正好相反。 2. 恭維(gong1 wei3):表示恭敬地稱贊、奉承他人。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