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梵筴的意思、梵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梵筴的解釋

見“ 梵夾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梵筴(fàn cè)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佛教文化底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指佛教經卷,特指以貝葉(棕榈科植物葉片)或竹簡書寫的佛典。

例證:

“梵筴”即梵文佛經的漢譯載體,承載佛教教義的核心文本。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佛教文化中的特殊意義

梵筴因材質與形式被視為聖物:

  1. 貝葉經:古印度以貝多羅樹葉刻寫佛經,防蛀耐久,經絲線穿孔成冊。
  2. 象征意義:代表佛法的神聖性與永恒性,常見于寺院供奉。

    來源:玄奘《大唐西域記》載“貝葉寫經”;大英圖書館藏敦煌遺書貝葉經實物(編號Or.8210/S.1)。


四、與現代術語的關聯

現代漢語中,“梵筴”多用于學術與文獻研究,指代:


引用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9年。
  2.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3. 季羨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北京出版社,1990年。
  4. 玄奘《大唐西域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校注本。
  5. 方廣锠《佛教文獻研究十講》,複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6. 大英圖書館“國際敦煌項目”(IDP)數據庫:https://idp.bl.uk(貝葉經實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梵筴”一詞中的“梵”指與佛教相關的事物,“筴”通“策”,可理解為典籍或書冊,組合後多指佛教經卷。以下為詳細解析:

1. 梵字釋義 “梵”本義為清淨,後專指與佛教或古印度相關的事物,如佛經(梵文)、寺廟(梵刹)等。其部首為“木”,五行屬木,在名字中多含超脫、聖潔的寓意。

2. 筴字含義 “筴”讀作cè時,同“策”,指古代竹簡編成的書籍;讀作jiā時,指筷子或計算工具。在“梵筴”中應取前者,借指佛教典籍的裝訂形式,類似“貝葉經”的冊頁形式。

3. 梵筴的引申義 該詞可代指佛經本身,或存放經卷的容器。例如:

4. 文學引用 宋詩《谒南嶽》中“梵庋絢雜組”描述經櫃的華美裝飾,側面反映“梵筴”作為經卷的珍貴性。

“梵筴”是佛教文化中的複合詞,既指代經卷本身,也隱含其保存方式,需結合梵語文化和古代典籍形制綜合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佛經文獻或古代字書。

别人正在浏覽...

半決賽悲惵徧存變形蟲哔啁采搏塵末池北偶談從母晜弟酢報當子蹈迪笛膜抖搐對簿餓殍發刻格祀龜王寒餧橫豎喉轉慌速椒潭轎廳家珍蠲疾聚沙之年寬恤拉架老家人兩意令上冒崄蒙愚民累難字内查外調樸桷起動電流清清謹謹秦望碑紹興莎衣神妙莫測神質嗜好使君所見所聞窪地完全烏暗屋舍無施不可饷田險韻枭匪蕭丘銷取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