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解釋

[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one gives up evil] 原為佛教禅宗勸人修行的話,後用來比喻作惡的人隻要決心悔改,就會變成好人

從來說孽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兒女英雄傳》

詳細解釋

佛教語,謂停止作惡,立成正果。後比喻隻要真心改惡從善,就可成為好人。《朱子語類》卷三十:“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夫佛法廣大,容人懺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聞之乎?” 吳晗 《論法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你們唱得太多的濫調,也可以立地成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佛教經典諺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起源與出處

  1. 佛教經典淵源
    該說法雖未直接見于印度原始佛經,但與大乘佛教“衆生皆有佛性”“忏悔滅罪”等理念一脈相承。宋代禅宗典籍《五燈會元》記載了相關公案,如廣額屠夫受佛陀弟子教化後棄惡從善的故事,成為成語的直接來源。

  2. 字面與比喻義
    字面指“停止殺戮即可成佛”,實為比喻:“屠刀”象征惡意、惡行及一切煩惱執念,如貪欲、嗔恨、愚癡等;“成佛”則指覺悟與解脫。


二、核心内涵

  1. 頓悟與改過的可能性
    佛教認為,無論罪業多重,隻要真心忏悔、斷除惡念,即可消除業障,回歸清淨本性。例如,廣額屠夫因受持八戒而轉生善道,體現“一念覺悟”的超越性。

  2. 破除執着的修行觀
    “屠刀”廣義涵蓋所有使人迷失的妄念,如對自我、欲望的執着。放下執念即破除成佛障礙,并非否定現實行為,而是強調内心淨化。


三、現實意義與誤解澄清

  1. 道德勸誡功能
    常用于鼓勵犯錯者改過自新,強調“悔改”比“既往之惡”更重要。例如,勸人停止傷害他人或自我束縛的行為。

  2. 常見誤解辨析

    • 并非“縱容罪惡”:成佛需長期修行,放下屠刀僅是起點。
    • 不限于“殺人者”:普通人的煩惱、惡習同樣是需放下的“屠刀”。

四、哲學延伸

此語反映佛教“因果不虛”與“慈悲救度”的辯證:惡業必有果報,但通過覺悟可轉化業力方向。正如《涅槃經》所言,佛性本具,迷則為凡,悟則成聖。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教修行理念,可參考《五燈會元》等禅宗經典或權威佛學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句流傳于中國的諺語,意為放下殺戮和仇恨,以慈悲心立即成佛。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漢字拆分法,可以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成分拆分如下:

放:方部首,共4畫。

下:一部首,共3畫。

屠:屍部首,共8畫。

刀:刀部首,共2畫。

立:立部首,共5畫。

地:土部首,共6畫。

成:戈部首,共6畫。

佛:亻部首,共7畫。

來源和繁體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最早出自佛教的經典《無量壽經》中的一句警句。在佛教教義中,它強調了慈悲心和放下殺戮的重要性。傳統的繁體字寫法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部分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的“刀”字,古時候的寫法類似于“⺈”。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很少使用,但仍然有一些文化和書法愛好者會使用它們。

例句

這句話的例句可以是:

他放下了屠刀,立地成佛。

他終于明白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道理。

組詞

根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是:

抛棄仇恨,走向解脫。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

執着于殺戮,遠離智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