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俗的意思、方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俗的解釋

[local customs] 各地方的風俗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勿方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詳細解釋

地方風俗。《漢武故事》:“天祭長八尺,擎日月,祭以牛。上依方俗禮之,方士皆以為夷狄鬼神,不宜在中國,乃止。”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濕水》:“ 祁夷水 西有 隨山 ,山上有神廟,謂之 女郎祠 ,方俗所祠也。”《隋書·炀帝紀上》:“分遣使人,巡省方俗。” 清 吳偉業 《柳敬亭傳》:“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俗”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各地方的風俗,即不同地區特有的習俗或民間傳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方俗”由“方”(指地方、區域)和“俗”(風俗、習俗)組成,合指地方性的風俗習慣。例如:

2.古籍出處與用法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多次出現,用以描述地方特色習俗:

3.近義詞與相關概念

4.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學術或文學領域,描述文化研究中的地域差異,例如方言、節慶、飲食等習俗的差異。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來源:(滬江詞典)、(漢語詞典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俗(fāng s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方”和“俗”。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方”字的部首為“方塊”,它有4個筆畫。 - “俗”字的部首為“人”,它有9個筆畫。 2. 來源: “方俗”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之中。其中,“方”表示方面、方向,意味着普遍、一般、通行的;而“俗”則表示習俗、風俗、習慣,指的是人們日常行為中普遍存在的做法。 3. 繁體: 在繁體字中,“方”字和“俗”字分别寫作“方”和“俗”。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有些變化。然而,“方”字和“俗”字的基本形狀與現代字體相似,區别主要在于一些細節。老式的字體可能會使用更多的筆畫或者具有些許不同的形狀。 5. 例句: - 他沒有受到方俗的限制,選擇了與衆不同的職業。 - 這種行為違背了社會的方俗,引起了很多争議。 6. 組詞: 與“方俗”有關的其他詞語包括: - 方方面面 - 俗世間 - 俗氣 7. 近義詞: 與“方俗”的近義詞包括: - 通俗 - 常見 - 平凡 8. 反義詞: 與“方俗”的反義詞包括: - 獨特 - 不尋常 - 難見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