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放荒的意思、放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放荒的解释

放火烧山野的草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放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一、基本词义

放荒指放火烧毁山野中的草木。这一行为通常与垦荒或土地管理相关,通过焚烧植被清理土地,便于后续耕种或开发。

二、历史背景

在清代,尤其是顺治、康熙时期(1644-1722年),“放荒”被作为政府政策推行,称为“官荒放垦”。当时全国土地抛荒严重,政府通过招民垦种荒山野岭来恢复农业生产。例如,顺治八年(1651年)登记的耕地面积不足明万历时期的一半,促使清朝大规模实施此类措施。

三、扩展说明

  1. 目的:通过焚烧快速清理土地,减少植被对耕种的阻碍。
  2. 影响:短期内促进土地开垦,但长期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
  3. 语境:现代多用于历史或农业讨论中,例如描述古代垦荒政策或传统农耕方式。

四、示例用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清代农业政策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放荒这个词是指将土地长时间不耕种或不经营,让其自然休息,回复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放荒一词的拆分部首是放和荒,放的部首是女,荒的部首是艹,放的笔画数是4,荒的笔画数是8。 放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社会,当农田耕作过度或者土地草木生长繁茂影响农作物收成时,人们会选择将土地放置一段时间,让其恢复生机,这就是放荒的由来。在繁体字中,放荒的写法仍然是放荒。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而放荒在古时候的写法是“放荒”。 以下是一些关于放荒的例句: 1. 农民今年决定放荒一部分土地,让其恢复土壤肥力。 2. 尽管放荒能够带来一定的收益,但也需要谨慎操作,以免影响后续的农作物种植。 与放荒相关的组词有:荒地、荒芜、荒废、荒年等。 放荒的近义词是荒废,反义词则是耕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