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访德的意思、访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访德的解释

仿效学习前人的德政。访,通“ 仿 ”。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相国拜齐王表》:“臣访德语勤,未洎 伊 稷 之能;藉灵怀宠,以滥 周 邵 之秩。” 唐 欧阳詹 《泉州六曹新都堂记》:“皆外庄内融,怀材抱忠,无回邪以莅下,有謇諤以承上,当时之彦也。请列於记左,庶后之君子,覩名访德,知夫是日,当有人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访德”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文献来源:

一、基本含义与用法

  1. 探问道德品质
    指通过探问他人的言行举止,了解其道德品质和真实意图。源自《说文解字》,其中“访”为探问,“德”指品德。此含义多用于描述言行出人意料、令人困惑的现象。
    示例:某人行事神秘难测,可称其“访德难测”。

  2. 仿效前人德政
    古文中的另一种解释为“仿效学习前人的德政”。“访”通“仿”,即效仿;“德”指德政或善行。此用法多见于历史文献,如南朝江淹《为萧相国拜齐王表》和唐代欧阳詹的《泉州六曹新都堂记》。
    示例:“庶后之君子,覩名访德”,意为后人看到名字便能效仿前人的德行。


二、现代延伸与争议


三、总结

“访德”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访德的意思

访德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尊敬、学习有德行的人,向其请教、取经。

拆分部首和笔画

访德的部首是⼑(钅)和⼶(尔),拆分后可以分为钅、⼶、⼩、彡四个部分。

访德的总笔画数为8画。

来源

访德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学说。在儒家经典《论语》中,有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在与人交往中,无不好好学习别人的长处。后来,人们根据《论语》的这个观点演变出了访德这一词语。

繁体

访德的繁体字为訪德。

古时候汉字写法

访德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具体写法目前无法得知。

例句

他常常访德于各位前辈,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组词

学德、师德、自律、德行等。

近义词

问道、求教、请教等。

反义词

忽略、无视、糊涂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