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膽的意思、放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膽的解釋

[act boldly and confidently] 放心大膽

放膽說,别怕錯

詳細解釋

放大膽量。 清 曹寅 《贈程吉士》詩:“鬚如蝟磔口經義,放膽能論天下事。” 老舍 《四世同堂》八:“ 小順兒 很得意,放膽的把磚頭扔得更高了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放膽,漢語複合詞,由"放"(解除約束)與"膽"(勇氣)構成。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釋義,該詞具有雙重含義:

  1. 動詞用法:指解除顧慮,大膽行動。如"市場競争激烈,企業要放膽創新才能突圍"(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第378頁)。
  2. 副詞用法:表示無所顧忌地實施某種行為。常見于"放膽直言""放膽嘗試"等短語(《漢語大詞典》第三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第2456頁)。

詞源可追溯至宋代,《朱子語類》載有"放開膽量"的早期用法。現代語境中多用于褒義,強調突破常規的勇氣與魄力,如《人民日報》近期評論"深化改革需要基層幹部放膽實踐"(2025年7月21日政論版)。

網絡擴展解釋

“放膽”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àng dǎn,其核心含義是放心大膽、放開膽量,常用于鼓勵或描述無顧慮的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核心定義
    指消除心理顧慮,以自信、果敢的态度行事。例如:“放膽說,别怕錯”。
    字面拆解:“放”為放開,“膽”指膽量,合意為“釋放膽量”。

  2. 用法與語境

    • 口語:多用于鼓勵他人或自我激勵,如“你盡管放膽試驗”。
    • 書面:常見于文學或曆史文本,如清代曹寅詩句“放膽能論天下事”。

二、近義詞與反義詞


三、文學與曆史用例

  1. 清代文獻
    《福惠全書》提到通過消除外界幹擾,使人“放膽吐露真情”。
  2. 現代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中描述角色“放膽把磚頭扔得更高”,體現行動的無畏。

四、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擴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 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哀人按理黯森森敗覆阪尹把式程準斥落抽奬船老大出荷糧丹術到底地記鬥酒百篇鬥殷牛二和二荒地風吹草動酆都烽戍高山峻嶺瓜緜國典果兒喉急懷寶迷邦環城麾存甲乙膏界筆津濟既往不咎局闆刻骨磕撲扣角歌诳謼理例龍尾岩陸通歌鳳帽籠撓裂撓頭擗初頭蹊磴氣重沈麝設飾蓍草詩祖樹德鼠璞宿貴孫思邈土桴蕪穢膴仕五洲绡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