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梵方的意思、梵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梵方的解釋

指 印度 。 南朝 宋 顔延之 《庭诰文》:“若夫玄神之經,窮明之説,義兼三端,至無二極。但語出梵方,故見猜世學;事起殊倫,故獲非恒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梵方”一詞有兩種不同的釋義,具體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作為普通詞語

基本含義:指印度,是古漢語中對印度的别稱。
語源:源自佛教文化,“梵”在佛教術語中常與印度相關(如“梵本”指佛經原本,“梵刹”指佛寺)。
文獻例證:南朝宋顔延之《庭诰文》中提到“語出梵方”,即指思想或學說源自印度。

二、作為成語

基本含義:形容高深的醫術或神奇的治療方法。
引申背景:源于梵文“梵天的方術”,後演變為對醫術高超者的贊譽。

使用場景對比

  1. 地理文化語境:如讨論佛教傳播、古代中外交流時,“梵方”指印度(如“玄神之經,語出梵方”)。
  2. 醫學贊譽語境:用于稱贊醫生技藝精湛或療法奇特(如“妙手回春,堪比梵方之術”)。

權威性說明

兩種釋義中,“指印度”的用法在古籍中更為常見,且被高權威來源如漢典()和查字典()收錄。而“高深醫術”的釋義目前僅見于單一高權威網頁(),可能與特定文獻或方言用法相關,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梵方的意思

梵方(fàn fāng)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時的位置。在寺廟中,梵方通常位于大雄寶殿的正中央,是供奉佛像的最重要的位置。

拆分部首和筆畫

梵方的拆分部首為方(fāng),它是一個常用的漢字;梵的拆分部首為梵(fàn),它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梵方一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梵方一詞來源于梵文(Sanskit)中的“vihāra”,意為寺廟或宗教修行的場所。早期的佛教經典大量采用梵文,後來傳入中國,梵方這個詞彙也隨之被引入漢語中。

繁體

梵方的繁體為「梵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梵方通常被寫作「梵房」。在金石碑文和古代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梵房」這個形式。

例句

1. 這座寺廟的梵方供奉着一尊金光閃閃的佛像。
2. 梵方是寺廟中最神聖的地方,信徒們虔誠地來此瞻仰佛像。

組詞

- 梵文:指梵語,佛教經典的語言。
- 梵音:指佛教的音樂,也指佛經的朗誦聲。
- 梵僧:指信奉佛教,修行于寺廟中的僧人。
- 梵宮:指佛教寺廟的大雄寶殿,供奉佛像的地方。

近義詞

佛殿、佛堂、佛寺、佛廟。

反義詞

塵俗、世間、凡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