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梵冊貝葉的意思、梵冊貝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梵冊貝葉的解釋

指佛經。佛經原本多用梵文寫于貝多羅樹葉上,故稱。 清 龔自珍 《正<大品彌陀經>魏譯》:“梵冊貝葉,以意增損,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譯者從而受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梵冊貝葉”是一個漢語成語,主要用于代指佛經。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佛經的原始形态。古代佛經多用梵文書寫在貝多羅樹葉(簡稱“貝葉”)上,因此以“梵冊貝葉”代稱佛經。

  2. 構詞拆解

    • 梵:與佛教相關,意為清淨、神聖,常見于“梵宮”“梵刹”等詞。
    • 冊:古代指編串好的竹簡,後泛指書籍或裝訂成冊的文獻。
    • 貝葉:貝多羅樹的葉子,古印度用于書寫經文,後成為佛經載體的代稱。

二、出處與用法

  1. 文獻來源
    最早出自清代龔自珍的《正<大品彌陀經>魏譯》:“梵冊貝葉,以意增損,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譯者從而受之。”。

  2. 語法功能
    聯合式成語,通常作賓語使用,例如:“這部古籍堪比梵冊貝葉,承載着千年智慧。”


三、文化背景

  1. 書寫傳統
    古印度因缺乏紙張,貝多羅樹葉成為重要書寫材料,佛教經典多以此保存,後隨佛教傳播影響東亞文化。

  2. 象征意義
    該詞不僅指代佛經實體,也引申為珍貴、神聖的文化遺産,常見于文學或學術語境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佛經載體或梵文文獻,可參考權威典籍或佛教研究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梵冊貝葉》的意思及來源

《梵冊貝葉》是梵字研究的學術術語,它主要指的是印度佛教寺廟中,書寫經典或偈語的貝葉。梵是梵語的簡稱,意為梵天,也是佛教稱呼宇宙之始的最高神明的名稱,常用于指代佛教的經典文件。

《梵冊貝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梵冊貝葉》的拆分部首為貝部,它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貝相關的事物。貝部為貝字旁,具有獨立的意義。《梵冊貝葉》一詞共含有12個筆畫。

《梵冊貝葉》的繁體字

《梵冊貝葉》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梵冊貝葉」。

《梵冊貝葉》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由于受到筆劃數量限制,有時會将《梵冊貝葉》寫作「梵冊貝葉」,或者簡化為「梵貝葉」。

《梵冊貝葉》的例句

1. 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記錄在梵冊貝葉上。

2. 這些珍貴的梵冊貝葉保存在國家博物館中。

《梵冊貝葉》的組詞

組詞:梵篆、冊子、貝葉、梵天。

《梵冊貝葉》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梵字、貝葉經、貝葉文獻。

反義詞:漢字、拉丁字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