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f a pound of one and eight ounces of the other;tweedledum and tweedledee] 八兩:即半斤(舊制一斤等于十六兩)。一個半斤,一個八兩,輕重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較多用于貶義
他膽小,我的膽子也不見得大,正是半斤八兩。——葉聖陶《外國旗》
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于八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八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水浒傳》第一○七回:“衆将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設我看你這個人,同别的男子,半斤八兩,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親近啦。”
“半斤八兩”是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源于中國古代度量衡制度,舊制一斤等于十六兩,因此半斤(八兩)與八兩實際重量相等。字面意義即指兩者在重量上完全相同,無分高下。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演變細節,可參考《五燈會元》《水浒傳》等文獻原文。
《半斤八兩》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兩個事物相比較在某方面沒有明顯的優勢或差距,兩者雖然不相同,但又差别不大。
《半斤八兩》的拆分部首是“卩”和“鬥”,筆畫分别為5畫和8畫。
《半斤八兩》最早出現于《左傳·哀公二十九年》:“蔡景侯謂憾甚。”這個成語的意義最初是指兩個人相互嫉妒,對彼此都有怨恨之意。後來,這一成語演變為形容兩個事物在某方面沒有差别。
《半斤八兩》的繁體字為「半斤八兩」。
古代寫《半斤八兩》的方式也有一些變化,例如:“半斤八竹”、“半斤八茅”等。不過現代使用的寫法是“半斤八兩”。
1. 他們的實力相當,可以說是半斤八兩。
2. 這兩個産品在價格、質量等方面都很接近,可以說是半斤八兩。
半斤半兩、八兩半斤
近義詞:相差無幾、出奇不意
反義詞:天壤之别、懸殊無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