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楼的意思、多景楼的详细解释
多景楼的解释
楼名。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内。 宋 郡守 陈天麟 于 唐 临江亭 故址修建。 宋 苏轼 《甘露寺弹筝》诗:“ 多景楼 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 宋 刘过 《念奴娇·留别辛稼轩》词:“ 多景楼 前, 垂虹亭 下,一枕眠秋雨。”
词语分解
- 多的解释 多 ō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刵 )兴(塶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
网络扩展解释
“多景楼”是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的著名历史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理意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1.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多景楼位于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三面环水,北临长江,东西南三面连接山岗。其名称源于唐代李德裕《临江亭》诗句“多景悬窗牖”,形容登楼可览多种壮丽景色。
2.历史背景
- 修建时间:宋代郡守陈天麟于唐代临江亭旧址上重建。
- 战略地位:南宋时期,镇江是江防前线,多景楼因地理位置险要成为军事与文化的双重地标。
3.建筑特点与景观
- 为两层回廊式建筑,登楼可远眺长江、金山、焦山等胜景。
- 陆游在《水调歌头·多景楼》中以“连山如画,佳处缥缈着危楼”描绘其山水交融的意境。
4.文化意义
- 文人雅集:宋元以来,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均曾在此赋诗,留下“多景楼上弹神曲”(苏轼)等名句。
- 历史传说:相传为刘备东吴招亲时吴国太“相亲”之地,故又名“相婿楼”。
5.相关文学作品
陆游任镇江通判时,登楼感怀山河,写下《水调歌头·多景楼》,词中既赞其形胜,又抒抗金壮志。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诗词赏析或建筑细节,来源(如、3、5)。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多景楼(duō jǐng lóu)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多(一)和景(一),总共四个笔画。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而“多景楼”的繁体字是「多景樓」。
多景楼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建筑物或场所拥有多个美丽的景观。它通常指的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阁,可以欣赏到周围山水的美景。这种楼阁常见于古代园林和山水画中。例如:“那座多景楼坐落在山脚,可以俯瞰整个城市”。
关于组词,可以使用“多”和“楼”组成其他词语,例如“多层楼”、“多层建筑”等。而关于近义词,可以使用“多层楼”、“多层建筑”来代替“多景楼”。相反地,没有一个明确的反义词与“多景楼”对应。
总结来说,多景楼指的是一个建筑物或场所拥有多个美丽的景观,通常位于山上。它是一个描述美景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欣赏自然风光的场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