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愛素好古的意思、愛素好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愛素好古的解釋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論語·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 老彭 。”後以“愛素好古”謂愛好樸質,不趨時尚。《宋書·隱逸傳·王弘之》:“殿下愛素好古,常若布衣。” 清 黃丕烈 《<嵇康集>跋》:“後人式微,物多散失,可慨已!然使後人得其物而思其人,俾知愛素好古,昔有其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愛素好古"是由"愛素"與"好古"兩個詞素組成的成語,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思想。其核心含義指崇尚質樸、追慕古風的審美取向與價值追求。以下從四個方面進行解析:

一、字義溯源 "素"本指未染色的生絹,《說文解字》釋為"白緻缯也",引申為事物的本真狀态(《漢語大詞典》)。"古"在甲骨文中作"古"形,象盾甲之形,後轉指往昔時代,《爾雅·釋诂》注"古,故也"(《古代漢語辭典》)。

二、哲學源流 該成語承襲道家"返璞歸真"思想體系。《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章描繪的理想社會,即通過"複結繩而用之"體現對素樸文明的向往(《中國哲學史》)。《莊子·天地》篇"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的論述,進一步強化了去僞存真的價值取向。

三、語義演變 唐代李善注《文選》時,已将"愛素"與"好古"連用。至宋代《朱子語類》卷六十四,朱熹論及禮制時稱"愛素好古之士,猶或非之",此時該詞已固化為成語,特指文化保守主義的價值立場(《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常用于描述文化遺産保護、傳統工藝複興等領域。如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霁翔在《守護文明》中強調:"愛素好古不是簡單的複古,而是要在現代性中延續文化基因"(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

網絡擴展解釋

“愛素好古”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愛好樸質,不趨時尚,強調對古樸、素雅事物的推崇,反對盲目追隨潮流。

  2. 出處與演變
    源自《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和《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後融合為成語。其中“素”指未經修飾的質樸,“古”代表傳統或古代文化。

  3. 語法與用法

    • 結構:聯合式成語,由“愛素”和“好古”兩部分組成。
    • 詞性:動詞性成語,常用作謂語。
    • 感情色彩:中性詞,無褒貶傾向。
  4. 示例與延伸
    清代黃丕烈在《嵇康集》跋文中寫道:“俾知愛素好古,昔有其人”,體現對前人質樸治學态度的推崇。

  5. 近反義詞

    • 反義詞:阿世趨俗(迎合世俗)。
    • 近義詞:部分詞典标注為“事與願違”“南轅北轍”,但需注意這些詞側重結果偏離,與“愛素好古”的價值觀表達存在差異,可能為誤列。

讀音提示:ài sù hào gǔ(“好”讀第四聲,表示“喜好”)。

别人正在浏覽...

安期子霸權誖乖賓客如雲不忍卒讀側頭豺兕闡釋塵邈吃虱留大腿創獲蕩汩典切地域東逃西竄逗嘴端華防制飛錢風胡子豐霄福衢壽車頫視匄骸骨甘分梗滞構釁花大姐江山如故姜維禁蘌阃令老鳏蓮掌麗冊龍阮碌軸蔓辭免稅店謬談拈搭牛耳攀進屏蔽漆灰渠堨全真鋭景三好二怯沈樓沈抑詩艸詩窮士友首掾體無完膚退弱瓦兆無生忍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