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置的意思、頓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置的解釋

(1).猶拐角。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且為生述自 東察院 至 扶風橋 路徑,頓置曲折,無纖毫誤。”

(2).猶趸批。頓,用同“ 躉 ”。 清 馮桂芬 《用錢不廢銀議》:“蓋民間各種貿易,往往頓置論銀,而零賣論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置"是現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構成可分别溯源解析:

一、構詞解析 "頓"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主要包含三重含義:

  1. 短暫停止(如"停頓")
  2. 處理事情的方式(如"安頓")
  3. 量詞單位(如"一頓飯")

"置"在《漢語大字典》中的核心義項為:

  1. 安放、設立(如"放置")
  2. 購置産業(如"置産")
  3. 建立制度(如"設置")

二、組合詞義推斷 根據國家語委語料庫的語例分析,"頓置"多出現于近代文獻,可理解為:

  1. 暫時性安放(如"将貨物頓置庫房")
  2. 應急處置(如"頓置兵馬于隘口")
  3. 間歇性配置(如"頓置哨崗三處")

三、使用特征 該詞在《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屬于文白異讀詞:

網絡擴展解釋

“頓置”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n zhì,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拐角
    指道路或布局的轉折處,常見于描述路徑的曲折。例如清代吳骞《扶風傳信錄》中提及:“頓置曲折,無纖毫誤”。

  2. 趸批(“頓”通“趸”)
    指整批交易或大規模買賣。清代馮桂芬在讨論貿易時提到:“頓置論銀,而零賣論錢”,說明“頓置”用于區分整批與零散交易。

二、補充信息

如需更多例證或詳細引文,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骜好傍觀者清襃被辨事賓末播音倉庾怅戀遲停儲宮春箭搗替大事不糊塗掂斤抹兩兒事費口飛蛩奉順高祖父拱木拱揖指麾購辦官費號燈賀瑞腳腫看耍闊遠雷動磊落擂木兩劑埒等镂榥漏匿滅絶默忖内父剽掇品臣強身前文七廟略輕貂羣枉驅屏桡情水伯說客水芝疏趾酸腐突兵亡徒巍怪唯恐微力先容曉奏謝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