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悅的意思、敦悅的詳細解釋
敦悅的解釋
亦作“敦說”。亦作“敦閱”。尊崇愛好。語出《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趙衰 曰:‘ 郤縠 可。臣亟聞其言矣,説禮樂而敦《詩》《書》。’”《後漢書·鄭興傳》:“竊見 河南 鄭興 ,執義堅固,敦悅《詩》《書》。”《晉書·潘尼傳》:“留精儒術,敦閲古訓。”《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選衆而舉,敦説斯在。” 劉良 注:“選於衆官舉之,為 會稽 太守,重德悅才,其在 竟陵王 也。敦,重也。”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悅的解釋 悅 è 高興,愉快:喜悅。愉悅。和顔悅色。心悅誠服。取悅于人。 使愉快:悅耳。賞心悅目。 姓。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敦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解析:
一、古典文獻中的含義(尊崇愛好)
-
基本釋義
指對學問或經典的尊崇與熱愛,常見于古代典籍。例如《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記載趙衰評價郤縠“說禮樂而敦《詩》《書》”,其中“敦”即強調對《詩經》《尚書》的尊崇。
-
演變與用例
這一用法在《後漢書·鄭興傳》中也有體現:“敦悅《詩》《書》”,意為潛心研習經典。後世将此詞擴展為對學問、禮法的重視,如《晉書·潘尼傳》提到“敦閲古訓”(“閲”通“悅”)。
二、現代引申義(和睦相處)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強調人際關系的和諧:
- 核心含義:由“敦”(親近友善)與“悅”(愉悅)組合,指以真誠友善的态度促進融洽相處。
- 使用場景:適用于家庭、職場等需要維系良好關系的場合,倡導以尊重和包容建立和諧氛圍。
“敦悅”的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 古典用法:尊崇學問(如“敦悅《詩》《書》”),側重對知識的推崇;
- 現代引申:和睦相處,強調人際交往的友好态度。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出處,可參考《左傳》《後漢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悅(dūn yuè)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拆分部首是「丿」和「⺼」,拆分筆畫為6畫。在繁體字中,「敦悅」的寫法保持不變。
「敦悅」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在繁體字中,「悅」的舊字形為「慂」,而「敦」的古字形為「惇」。
這個詞的意思是:“親切友好,和藹可親”。它描述了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友愛的情感。例如,我們可以說:“你的微笑讓我感到敦悅”,這意味着對方的微笑給我們帶來了溫暖和快樂。
一些與「敦悅」相關的詞語包括:善良、友好、和睦、親切。它們都表達了人與人之間友好相處的意思。
與「敦悅」相反的詞語有:冷漠、疏遠、敵意。這些詞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缺乏互動和友善的狀态。
總結來說,「敦悅」是一個詞語,描述了人與人之間友好、親切的關系。它在中文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交流和文學作品中經常被使用。我們應該努力傳承和傳播敦悅的精神,與身邊的人建立更加和睦、友好的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