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錫的意思、頓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錫的解釋

謂僧人住止。錫,錫杖。 唐 劉禹錫 《夔州始興寺移鐵像記》:“按此寺始於 宇文周 初,瀕江埤庳。皇 唐 神龍 中,為水所壞。有 波那賴耶國 僧 廣照 浮海而至,頓錫不去,遂移於今道場所。”參見“ 駐錫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錫"是一個佛教用語,其詳細釋義如下:

頓錫

讀音:dùn xī

釋義:

指僧人駐留、停留。

"頓"意為"停頓、止住","錫"指僧人所持的錫杖(佛教法器,杖頭有金屬環,振動可發聲)。僧人雲遊時,将錫杖頓地,表示暫停行腳、擇地而居,故稱"頓錫"。後引申為僧人在某處短暫停留或駐錫修行。

佛教文化背景:

錫杖是僧人重要的身份象征和實用工具,用于行走支撐、驅趕毒蟲或警示施主。僧人停駐某地時,将錫杖豎立或頓地,标志臨時道場的建立。因此"頓錫"與"駐錫"意義相近,均指僧人停留弘法。

引用參考:

釋義綜合參考《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及《禅宗詞典》(袁賓編),"錫杖"功能釋義參考《釋氏要覽》(宋代釋道誠撰)。

現代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僧人行迹或佛教文獻中,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屬佛教專有名詞。

網絡擴展解釋

“頓錫”是一個佛教相關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僧人停留或居住某地。其中:

二、詞源與用法

  1. 佛教語境:源自唐代文獻,如劉禹錫《夔州始興寺移鐵像記》記載僧人廣照“頓錫不去”,指其停留某地修行。
  2. 與“駐錫”關聯:二者均表示僧人居住,但“駐錫”更常見,強調長期住持寺院;“頓錫”可能側重短暫停留或特定情境下的安置。

三、示例解析

四、擴展說明

“頓錫”是佛教術語,專指僧人攜帶錫杖在某地停留或居住的行為,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白玉嬰悲憤填膺笨蛋閉籴避遷鼻塌嘴歪不臣籌辦湊熱鬧蹴破大租抵假叮叮貓頂頭上司鬥勝遁流敦素放下屠刀飛歸奮氣櫜韔挂火瓜紐關吏寡助韓壽核酸赫焰紅情綠意滑笏禍釁假門假事谏友皎白疾鬭介馬就祿焌油李白桃紅買鐵思金鑷白逆失牛竪頗牧牆眼前娘遷善塞違清高熱熱鬧鬧榮祚瑞獸上市盛殓刷子束廣就狹同業土山圍堰忤作相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