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遁亡的意思、遁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遁亡的解釋

亦作“遯亡”。1.逃亡。《東觀漢記·劉恺傳》:“故 居巢侯 劉般 嗣子 愷 當襲父 般 爵,而稱父遺意,緻國弟 憲 ,遯亡七年,所守彌固。”《新唐書·突厥傳上》:“ 高宗 責曰:‘ 頡利 敗,爾不輔,無親也; 延陀 破,爾遯亡,不忠也。’”

(2).猶散失。 宋 蘇舜欽 《依韻和勝之<暑飲>》:“真氣潛遁亡,半夜忽發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遁亡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遁”與“亡”兩個語素構成,需結合古漢語語境理解其深層含義。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用例,其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逃亡隱匿

    “遁”指逃避、隱藏,“亡”指逃亡、消失。合指為避禍或逃避責任而隱秘逃亡。

    例:《後漢書·獨行列傳》載“懼罪遁亡”,指因畏懼罪責而潛逃藏匿。

  2. 隱逸避世

    引申為主動脫離世俗、歸隱山林的超然行為,常見于道家思想語境。

    例:《莊子·讓王》中“遁亡之士”指遠離塵嚣的隱者,追求精神自由。


二、語義演變


三、文化内涵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莊子集釋》(中華書局,1985)
  5.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遁亡”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ùn wáng(注音:ㄉㄨㄣˋ ㄨㄤˊ),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逃亡

指因逃避責任、危險或困境而離開原地的行為。

2.散失

多用于描述抽象事物(如真氣、精神等)的消散或流失。

補充說明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擴展為成語,解釋為“為逃避困境而躲藏”,但這一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引申義或現代歸納。

該詞在古籍中多指具體行動上的“逃亡”或抽象狀态的“散失”,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敗龜闆巴黎和會八要被着并駕俾倪播化赤側道試燈期電露地震帶堆冰反躬自責發冢風猋分座扶盧富穰浮玉山藁薦高履光螺宦路歡豫箭竿白饑附飽揚流汗浃背例物蟒緞沒出息名山勝水蜜月甯波市槃虞千歲欺濫訖了清便日裡三闇上辛筲袋失第世宗衰落霜袍束紒順典樹僞踏步床颱風台位堂防提兜洧外微微洿沮孝愛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