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身的意思、頓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身的解釋

安身。《朱子語類》卷一三四:“封建世臣,賢者無頓身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身"是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古典文獻兩個維度解析。

一、詞義構成 該詞由"頓"與"身"組合而成:

  1. "頓"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中解作"突然、急促的動作",如"頓足"
  2. "身"指代人體或行為主體,《說文解字》釋為"躬也,象人之身"

二、曆史語用 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記載,該詞可見于明清話本,如: "那漢子頓身而起,提刀便砍"(《三俠五義》第二十回) 此處指"猛然起身"的肢體動作,強調動作的突發性。

三、現代語義 結合語素分析與文獻用例,可歸納為:

  1. 身體突然發力做出的動作
  2. 特指武術或戲曲表演中的瞬間定式動作
  3. 引申為對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頓身”是一個中文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用法區分:

一、基本含義與用法

  1. 動作停頓
    指行動中突然停止或暫時中斷。例如:“他在演講中頓身思考,隨後繼續闡述觀點。”

    • 構成解析:
      • “頓”指稍停、叩地或書法中的筆觸停頓;
      • “身”指身體或自身。
    • 場景:多用于描述行進、言語等過程中的短暫停滞。
  2. 安身立足
    古漢語中可表示安置自身或找到容身之處,如《朱子語類》提到的“賢者無頓身處”。

    • 語境特點:強調在特定環境(如封建制度)中難以獲得穩定位置。

二、使用建議

若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朱子語類》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柏酒襃大婢使敝帚自珍鉢頭不明不白財竭力盡塵壒充氧綽綽有餘存亡續絕錯金銀大不韪盜言道隅得宜跌踼黩禮頓纓亸剝伐閲谷害槶臉鬼星韓張淮圻晦昧禍水火箱奸怪漿洗京台禁旅跨虹曠敞牢扉陵躐六學鹿車共挽蹒躃配映辟領騎曹棄明投暗湫敝忍俊不禁日中為市賽答折檻升廳順政蹄閒三尋王録事晚秋穩操勝算我的大學吳人不識越境無心缬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