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課的意思、敦課的詳細解釋
敦課的解釋
督促考核。《宋書·文帝紀》:“有司其班宣舊條,務盡敦課。遊食之徒,鹹令附業。”《魏書·盧道将傳》:“﹝ 道将 ﹞優禮儒生,勵勸學業,敦課農桑,墾田歲倍。”
詞語分解
- 敦的解釋 敦 ū 厚道,笃厚:敦樸。敦厚。敦實。 誠心誠意:敦聘。敦請。 督促:“使虞敦匠”。敦勸。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筆畫數:; 部首:攵; 筆順編號:
- 課的解釋 課 (課) è 教學上的一個階段:上課。課時。課間。曠課。授課。課餘活動。 教學的科目:課程。課表。基礎課。專業課。課本。課文。 教書講學或攻讀學習:課徒。課讀。 古代的一種賦稅:國課。完糧交課。 使
網絡擴展解釋
“敦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督促考核,常用于描述對政務、學業或生産活動的監督與管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敦:本義為“厚道、誠懇”,引申為“督促、勉勵”。例如《魏書》中“敦勸農桑”即強調對農業的鼓勵。
- 課:原指“教學科目”,後擴展為“考核、查驗”。在“敦課”中特指對事務的考察與驗收。
2.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宋書·文帝紀》提到“有司其班宣舊條,務盡敦課”,指官員需按舊規督促考核政務,使遊民回歸本業。
- 《魏書·盧道将傳》記載盧道将“敦課農桑,墾田歲倍”,說明通過督促考核,農田開墾成效顯著。
3.應用場景
- 政務管理:多用于官府對政策執行的監督,如稅收、戶籍等。
- 生産活動:常見于古代農業社會,強調對農桑事務的考核與推進。
- 教育領域:偶爾用于學業督促,但文獻中較少見。
4.現代關聯
- 現代漢語中,“敦促”“考核”等詞繼承了“敦課”的部分語義,但“敦課”本身已罕用,多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宋書》《魏書》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課》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認真學習課程或專題的情況或行為。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敦”(音dūn)部,右邊是“課”(音kè)部。其中,“敦”是由“⺮”和“屯”兩個筆畫組成,而“課”則是由“讠”和“頁”兩個筆畫組成。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寓意着對學習的重視和專注。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即“敦課”。古時候的漢字書寫方式與現代有一些差異,但在這個詞的情況下,并沒有特别明顯的古代寫法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敦課》這個詞的例句:
1. 我在準備考試,每天都要敦課到很晚。
2. 他是個很敬業的學生,上課總是很敦課。
有關組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敦學”(表示對學問的真誠追求)和“敦職”(指工作認真負責)。然而,這個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并不太明顯,因為它是一個具體的詞語,難以替換或對立。
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