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煌變文集的意思、敦煌變文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煌變文集的解釋

今人王重民等編。八卷。前三卷為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四至六卷為佛經故事,卷七為押座文和其他短文,卷八為《搜神記》《孝子傳》。系根據一百八十七種敦煌寫本整理而成,共包括八十七種作品。是研究敦煌變文的重要參考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煌變文集是20世紀敦煌文獻整理研究中形成的專書概念,指對敦煌遺書中"變文"類說唱文學作品進行系統彙編的文獻合集。從漢語詞彙學角度解析,"敦煌"特指甘肅省敦煌莫高窟藏經洞,該洞窟于1900年發現數萬件4-11世紀的寫本文獻;"變文"作為複合詞,"變"取梵語"citra"(奇異)的漢譯,指以佛經故事改編的通俗叙事文體,"文"即文學作品;"集"表示文獻彙編的結集形式。

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變文特指唐代寺院中"轉變"(說唱藝術)的底本,其文體特征表現為韻散結合、說唱相間。敦煌變文集的核心價值在于保存了《漢将王陵變》《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等失傳千年的民間文學作品,這些文本使用大量唐五代口語詞彙,如"阿婆""娘子"等稱謂詞,為漢語詞彙史研究提供珍貴語料。

從文獻學角度考察,現存權威版本包含王重民等學者編校的《敦煌變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該書輯錄187個寫卷,按内容分為曆史故事、佛經故事兩大類。國際敦煌學界公認的校注本《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更增補俄藏、法藏等海外藏品,體現國際學術協作成果。

網絡擴展解釋

敦煌變文集是敦煌文獻中變文作品的彙編整理本,由王重民、向達、啟功等學者于1957年編校出版。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敦煌變文集收錄了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唐五代時期變文寫本,共整理187種寫卷,彙編為87種作品。變文是一種講唱結合的通俗文學形式,通過改編佛經或曆史故事傳播文化,名稱中“變”即“改編、演繹”之意。

二、内容結構

全書分八卷分類編排:

  1. 曆史傳說類(卷1-3):如《伍子胥變文》《王昭君變文》,融合史實與民間演繹;
  2. 佛經故事類(卷4-6):如《降魔變文》《維摩诘經講經文》,以說唱形式傳播佛教教義;
  3. 押座文類(卷7):類似說書開場白,如《八相押座文》;
  4. 雜錄類(卷8):收錄《搜神記》《孝子傳》等非典型變文作品。

三、學術價值

四、延伸說明

需注意“敦煌變文”與“敦煌變文集”的區别:前者指文學體裁,後者特指20世紀整理出版的文獻合集。該文集雖以“變文”為名,實際收錄範圍略廣,包含部分非典型變文作品。

(完整内容可參考《敦煌變文集》原著及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傲很班役播講钗符晨婦赤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丹檻電影放映機哆哆和和扼吭奪食額外主事芳名高高興興還欠皇澗喚嬌娘加以蛣蜋饑寒交湊楖枥禁子羁魄亢朗铿轟可蚤誇大口樂營哩也波哩也啰龍翔鳳翥芒硝名符其實鳴鵙内外有别瘧蚊劈正斧棄身骐雄全行日哺傷痛申叔十八侯蝕刻失馬書佐踏搖娘同邦通腸屠博托死王軍萬全之策五詞污種響遏行雲祥事相校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