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號的意思、頓號的詳細解釋
頓號的解釋
[caesura sign;sign of coordination] 标點符號中點號的一種(、),主要用在并列的詞或并列的較短的詞組中間
詳細解釋
标點符號的一種,即[、]。表示句中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如: 李白 、 杜甫 和 白居易 都是 唐 代著名詩人。亦表示“序次語”之後的停頓。如:地形普通分成五種:一、平原,二、盆地,三、丘陵,四、高原,五、山地。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號的解釋 號 (號) à 名稱:國號。年號。字號。 指人除有名、字之外,另起的别稱:别號(如“李白,字太白,號號青蓮居士”)。 标志:記號。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號。號碼。 揚言,宣稱:號稱(a.名義上是;b.
網絡擴展解釋
頓號是中文标點符號的一種,形狀為“、”,主要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詞語或短語之間的短暫停頓,其功能和用法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基本功能
- 分隔并列成分:表示同一層級、意義相近的詞語或短語的并列關系。
- 區分不同層次:在複雜并列結構中,若需區分層級,可用頓號分隔小層級,逗號分隔大層級。
- 例:本次會議需要準備材料(打印稿、電子版)、設備(電腦、投影儀)和人員安排。
2.常見使用場景
- 列舉事物:用于并列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 序次語後:如“一、二、三”“首先、其次”。
- 數字或字母序號間:常用于條目式内容。
- 例:請按以下步驟操作:A、登錄系統;B、填寫表格;C、提交申請。
3.易混淆點辨析
- 與逗號的區别:
- 逗號分隔句子成分(如分句或較長短語),停頓較長;頓號僅分隔詞語,停頓更短。
- 例錯誤:我們買了魚、肉、和蔬菜。(“和”前無需頓號)
- 例正确:我們買了魚、肉和蔬菜。
- 與間隔號(·)的區别:
- 間隔號用于外國人或少數民族姓名内部分隔,如“瑪麗·居裡”;頓號無此功能。
4.特殊規則
- 引號/書名號并列時不用頓號:
- 例正确:“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中的三部。
- 概數詞不用頓號:
- 例正确:這個村子住了三四百人。(錯誤:三、四百人)
- 并列謂語/補語用逗號:
- 例正确:他唱歌,跳舞,赢得了掌聲。(強調動作連貫)
5.曆史與變體
- 頓號源于中國傳統句讀符號,現代用法由白話文運動規範确立。
- 在豎排文本中,頓號可寫作“︑”或保持“、”。
若需進一步了解規範,可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标點符號用法》(GB/T 15834-2011)。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號(dùn hào)是中文标點符號之一,用來表示列舉同類事物的關系。它的拆分部首是“丨”和“厶”,共有3個筆畫。頓號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并不存在,它是在民國時期開始使用的标點符號。
頓號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都是“頓號”。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沒有專門的符號用來表示列舉關系,通常使用逗號或者頓音符號來代替。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我喜歡吃水果,有蘋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 這個包裡有書、錢包、手機、筆等東西。
頓號的近義詞是頓號虛詞,用法和作用相似。頓號的反義詞是斷句,表示在句子中斷開,不再列舉下去。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