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方的意思、敦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方的解釋

敦厚方正。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上》:“太傅 陳蕃 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敦方"為古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包含兩層内涵:

一、品德維度 "敦"取自《爾雅·釋诂》"敦,厚也"(來源:漢典),本義指淳厚樸實的品格特質;"方"源出《周易·坤卦》"君子以直方大"(來源:國學大師),喻指端方正直的道德準則。二者結合構成儒家理想人格範式,如《大戴禮記》載"敦方而好義",形容君子兼具溫厚品性與方正操守。

二、行為範式 該詞在《漢書·地理志》中延伸為行政準則:"政尚敦方",指施政應當秉持寬厚而講原則的治理方式。清代訓诂學家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解析:"敦方猶言敦大而方正",強調處事既要胸懷寬廣又要堅守法度。

語用層面多見于典籍文獻,現代漢語中已演變為曆史詞,常見于傳統文化研究領域。其概念體系與《禮記·經解》"溫柔敦厚而不愚"的教化理念(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文化"外圓内方"的處世哲學。

網絡擴展解釋

“敦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敦厚方正,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敦方”由“敦”和“方”兩字組成: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古代典籍引用

    • 漢代王符《潛夫論·實貢》提到:“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此處強調“敦方”是道德修養的核心。
    • 晉代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上》記載:“太傅陳蕃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以“敦方”形容陳蕃品性正直且勤勉。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的品德,如“修身慎行,敦方正直”()。
    •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謙遜、正直、踏實等品質的概括,適用于教育、人物評價等場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延伸理解

“敦方”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也被視為社會教化的基礎。例如王符認為,具備“敦方”品質的人能通過清廉、淡泊的言行影響他人,進而推動社會風氣向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潛夫論》《後漢紀》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罷收北阙編導鼈蓋車椿菌從祖叔母蹉雹釣舩凋疎豆黃都台蠹民盾矛鵝卵石鵝珠風靡一時分揀故事影片河南省和事洪毅浒浒洄曲儉色加銜韭葅懼讋快直曠土雷陳廉恪理統馬路牙子捏訣培土鋪公怯言區公所髯須主簿融釋貫通辱诟三夫之對三十哥燒地卧,炙地眠十進對數壽詞首言霜天屬兵倏忽之間水處同居異爨脫骱微冥烏鞘嶺五畤缃囊險巾鮮秾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