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方的意思、敦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方的解釋

敦厚方正。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上》:“太傅 陳蕃 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敦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敦厚方正,常用來形容人的品德或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敦方”由“敦”和“方”兩字組成: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古代典籍引用

    • 漢代王符《潛夫論·實貢》提到:“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此處強調“敦方”是道德修養的核心。
    • 晉代袁宏《後漢紀·靈帝紀上》記載:“太傅陳蕃敦方抗直,夙夜匪懈。” 以“敦方”形容陳蕃品性正直且勤勉。
  2. 使用場景

    • 多用于描述人的品德,如“修身慎行,敦方正直”()。
    •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謙遜、正直、踏實等品質的概括,適用于教育、人物評價等場景。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延伸理解

“敦方”不僅是一種個人修養,也被視為社會教化的基礎。例如王符認為,具備“敦方”品質的人能通過清廉、淡泊的言行影響他人,進而推動社會風氣向善()。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潛夫論》《後漢紀》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敦方(dūn fāng)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敦”和“方”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敦字的部首是“攴”,讀音為“dūn”,總共有12個筆畫;方字的部首是“方”,讀音為“fāng”,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敦方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其中,“敦”是指恭敬、厚實,而“方”是指正直、規矩。敦方的合并意味着一個人既要有恭敬厚實的品德,又要有正直規矩的行為。 繁體:敦方的繁體字為「惇方」。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敦方的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敦字通常寫為“⺍雲”或“厶冘”,方字寫為“⺕”或“方”。 例句:他言行敦方,深受大家尊敬。 組詞:敦方可以組成“敦方之志”、“敦方的品德”等詞組。 近義詞:忠誠、守信、正直 反義詞:奸詐、狡猾、邪惡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