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防的意思、頓防的詳細解釋
頓防的解釋
駐防。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淮水》:“ 淮水 又東北, 淠水 注之。水出 戈陽縣 南垂山 ,西北流歷 陰山關 ,逕二城間,舊有賊難,軍所頓防。”
詞語分解
- 頓的解釋 頓 (頓) ù 很短時間的停止:停頓。頓宕。抑揚頓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頓然。頓即。頓悟。茅塞頓開。 叩,跺:頓首再拜。 處理,設置:安頓。整頓。 疲乏:困頓。勞頓。 書法上指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
- 防的解釋 防 á 戒備,預先作好應急的準備:防止。防備。預防。防範(防備,戒備)。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嚴格控制個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敵一樣)。防微杜漸(在壞事和錯誤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以免發展下去)。 守衛
網絡擴展解釋
“頓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不同文獻來源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具體分析:
一、基本含義與用法
-
駐防(主要釋義)
指軍隊駐紮并執行防禦任務,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淮水》提到“軍所頓防”,即軍隊駐紮防守之意。
-
突然防備(引申或誤讀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拆解為“頓”(突然)和“防”(防備),解釋為“立即提高警惕”,但缺乏古籍直接例證,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理解。
二、詞源與結構
- 字義拆分:
“頓”在此取“駐紮”義(如“安頓”),而非“頓時”;“防”指防禦,二者組合強調軍事部署。
三、使用建議
- 在古文閱讀或曆史文獻中,應優先采用“駐防”釋義;
- 現代口語若用“頓時防備”義,需注意語境以避免歧義。
參考來源:漢典()、查字典()、《水經注》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頓防》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突然防備或突然加強防禦。該詞的拆分部首是“頁”和“阝”,總共有12個筆畫。《頓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寫法中,其中的“阝”又叫做“邑”,是表示城市和城牆的意思,而“頁”則表示頭頂上的東西,合在一起形成了指向突然加強防禦的意思。《頓防》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中相同。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留了“阝”和“頁”的構成單元。以下是一個例句:“這個地區的軍隊必須頓防可能的敵人入侵。”《頓防》可以組成其他詞彙,如“防備”、“加強防禦”等。它的近義詞可以是“戒備”、“防範”等,而反義詞可能是“放松防備”、“疏忽大意”等。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