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顿挫抑扬的意思、顿挫抑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顿挫抑扬的解释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 陶渊明 罢 彭泽 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子美 之作,有綺丽穠郁者,有平澹藴藉者,有高壮浑涵者,有感慨沉鬱者,有顿挫抑扬者,后世有作,不可及矣。”《九尾龟》第一回:“那一声摇板,却唱得顿挫抑扬,十分圆稳。” 鲁迅 《<集外集>序言》:“但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参见“抑扬顿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顿挫抑扬"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来形容诗文、音乐或言语等在节奏、声调上的起伏变化,富有韵律感和表现力。其核心含义在于强调声音或表达在行进过程中有停顿、转折、高低、强弱的变化,而非平铺直叙。

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核心释义:

    • 顿挫: 指停顿与转折。在表达中,指声音或语流的暂时中止、延缓或语意、情感的转折变化。它使表达有张有弛,避免单调。
    • 抑扬: 指降低与升高。在声调上,指声音的低沉(抑)与高亢(扬)的交替变化。它形成声音的起伏波动。
    • 整体: “顿挫抑扬”合起来,就是形容节奏、语调有停顿有转折,有低沉有高亢,富于变化和韵律美。它强调的是动态的、富有层次感和感染力的表达效果。
  2. 应用场景:

    • 文学(诗文): 常用来评价诗歌、散文的朗读节奏或内在韵律。好的诗文朗读起来或品味起来,其音节、语调自然会有停顿、转折、高低起伏,这就是“顿挫抑扬”。例如:“这首诗读起来顿挫抑扬,非常有韵味。”
    • 音乐: 形容乐曲旋律的起伏变化,有休止、有强弱对比、有音高的升降,使得音乐充满情感和表现力。例如:“这首曲子旋律顿挫抑扬,扣人心弦。”
    • 言语表达(朗诵、演讲、戏曲念白): 指说话或朗诵时,根据内容和情感的需要,在语速、语调、音量上做出有意识的变化,如停顿强调、语速加快放慢、声音压低抬高,使表达更生动、更具感染力。例如:“他的演讲顿挫抑扬,极具说服力。”
  3. 权威出处与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对“顿挫”的解释包含“(语调、音律等)停顿转折”,对“抑扬”的解释包含“(声音)高低起伏”。虽然没有直接列出“顿挫抑扬”词条,但其构成语素的意义清晰指向声音或韵律的起伏变化和停顿转折。这是现代汉语最权威的规范词典之一。(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 《汉语大词典》: 作为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其对成语的收录和释义更为详尽。它明确收录“顿挫抑扬”词条,释义为“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之声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 文学评论中的经典运用: 该成语常出现在对诗文、音乐、戏曲表演的鉴赏评论中。例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描写学生会干事托辞检查讲义时“声音是顿挫抑扬的”,生动刻画了其装腔作势的情态。(来源: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总结来说,“顿挫抑扬”是一个高度评价性的成语,它描绘的是一种富有节奏感、层次感和情感张力的声音或表达状态,是优秀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顿挫抑扬”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描述文艺作品、音乐或语言表达中的节奏与情感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词源与出处

使用场景

  1. 文艺作品:用于评价诗词、散文的节奏变化,如“这首诗顿挫抑扬,情感充沛”。
  2. 音乐与演讲:形容旋律或语调的强弱交替,例如“他的朗诵顿挫抑扬,极具感染力”。
  3. 人物性格:偶尔引申为描述人行为或情绪的复杂多变(需结合具体语境)。

近义词与反义词

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解析其他词语,可提供具体词汇。

别人正在浏览...

霸论闭门塞户博厚部丞不是路漕贡辰宿敕造愁云惨雾椽欂醇质锄强扶弱打不得打当电目定级焚林而畋拂黛感达好尽耗乱横蒙隳胆昏天暗地奸门夾袢捷报频传揭箧探囊锦裀集思广益九点圆康食枯槀理曹掾理纪丽食瘰疬米南宫鸣球女娲补天潘江陆海羌零諐忤清新七纵八横忍诟柔远怀迩桑榆暮景绳文升注神人试例顺弟腾远万箱为首仙曹小幅亵味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