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頓弊的意思、頓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頓弊的解釋

[exhausted and corrupt] 困頓弊敗;敗壞

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樂。——宋· 蘇轼《教戰守策》

詳細解釋

(1).猶疲頓。《魏書·高昌傳》:“或雲昔 漢武 遣兵西讨,師旅頓弊其中,尤困者因往焉。”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裡》:“大王親總三軍,遠臨邊境,寒暑驟移,不無頓弊?”

(2).廢敗;損壞。《國語·周語中》“君之武震,無乃玩而頓乎” 三國 吳 韋昭 注:“言舉非義兵,誅罰失當,故君之武威将見慢黷頓弊也。”《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七年》:“會 關中 久雨,糧運阻絶,士卒疲於征役,器械頓弊,朝廷及軍中鹹以為憂。” 宋 蘇轼 《教戰守策》:“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於佚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頓弊”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頓”在《說文解字》中解作“下首也”,本義為叩首動作,後引申出停頓、困頓、損壞等義項;“弊”原指仆倒,《戰國策》注“弊,仆也”,後衍生出破敗、衰敗之意。二字組合後,“頓弊”在古漢語中特指因長期損耗導緻的破敗狀态,多用于描述器物或制度的衰敗,如北宋《武經總要》記載:“甲胄頓弊,則不足禦鋒镝。”

二、文獻用例

該詞在古代軍事文獻與政論中出現頻率較高,具有兩層具體含義:

  1. 物質層面的破損:《舊唐書·李勣傳》載“器械頓弊”,指兵器铠甲經久使用後的殘損狀态;
  2. 制度層面的衰弛:明代《大學衍義補》言“法度頓弊”,形容律令綱紀的廢弛現象。

三、現代應用延伸

當代語言實踐中,“頓弊”多作為曆史詞彙出現于學術論著,例如考古學研究報告中描述“出土鐵器頓弊嚴重”,或文化評論中借喻“傳統技藝在工業化沖擊下漸成頓弊之勢”。其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避免與現代常用詞“鈍弊”(遲鈍衰敗)混淆。

網絡擴展解釋

“頓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頓弊”主要指困頓衰敗或損壞廢敗的狀态。具體可拆解為:

二、引證與用法

  1. 疲困衰敗
    多用于形容軍隊、器械等因長期損耗導緻的疲憊破敗狀态。例如:

    • 《資治通鑒》記載:“士卒疲于征役,器械頓弊”(),描述士兵因征戰疲憊、裝備損壞。
    • 蘇轼《教戰守策》提到:“數十年之後,甲兵頓弊”(),指長期和平後軍事力量衰敗。
  2. 廢敗與損壞
    強調事物因不當使用或時間推移而失效。例如:

    • 《魏書·高昌傳》載:“師旅頓弊其中”(),指軍隊在征途中困頓損耗。
    • 三國韋昭注《國語》時提到“武威頓弊”(),形容武力因濫用而衰微。

三、近義詞與語境

四、例句參考

如需更深入的古籍用例,可參考《資治通鑒》《教戰守策》等原文(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暴風雪本直避棄逼問燦煥參透慘怨草聖策望償付承悅大便大襟躭誤斷梗飄蓬改張感顧國際慣例海龍君蚝油兢恪咎悔舊雨新知積薪候燎浚急開班客牀堀礨亮詧涼薯鈴合麗山龍笛洛陽生馬程密矢拏訛頭囊錐露穎内髒佩珠蓬蕽平灑愆殃清狷磬襄權利取譬人行道沈落十二脈食咽豕胾摔跤子順情四周圍鷏鳥銅匦銅禁誣殺險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