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單獨的站立 [stand alone]
獨立寒秋。——毛6*澤6*東《沁園春·長沙》
(2) 不依靠他人 [independence]
獨立生活
(3) 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别的國家或政權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independence]
少年獨立(不依靠他人)國獨立(自主)。——清·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4) 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于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于更高一級單位 [independent]
獨立營(不隸屬于團而直接隸屬于師的營)
(5) 孤立無依 [isolate;be alone]
茕茕獨立
(1).單獨站立。《論語·季氏》:“嘗獨立, 鯉 趨而過庭。” 唐 杜甫 《獨立》詩:“天機近人事,獨立萬端憂。”《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王生 ﹞見一女子生得十分美貌,獨立在門内,徘徊凝望。” 毛6*澤6*東 《沁園春·長沙》詞:“獨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頭。”
(2).孤立無所依傍。《管子·明法解》:“人主孤特而獨立,人臣羣黨而成朋。”《晉書·忠義傳·吉挹》:“ 挹 孤城獨立,衆無一旅,外摧兇鋭,内固津要,虜賊舟船,俘馘千計。”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秦皇島》:“ 關 南六裡有孤山,屹然獨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 秦皇島 。”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二十章:“為了防備意外, 大夯 首先将 郭祥 隱蔽在草叢之中,悄悄來到一所獨立家屋附近。”
(3).超凡拔俗,與衆不同。《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無悶。” 孔穎達 疏:“君子於衰難之時,卓爾獨立,不有畏懼。”《淮南子·修務訓》:“超然獨立,卓然離世。” 高誘 注:“不羣于俗。” 宋 陸遊 《溪上作》詩:“末俗陵遲稀獨立,斯文崩壞欲橫流。”
(4).不依靠其他事物而存在;不依靠他人而自立。《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而師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獨立而治。” 梁啟雄 釋:“不足獨立而治,謂師法不能離開‘專壹’而治。”《孽海花》第四回:“把古人已整理的書籍,進了一層,研求到意義上去,所以出了 魏默深 、 龔定盦 一班人,發生獨立的思想。”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這些作品的主題全是反抗傳統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獨立的。”
(5).謂國家、民族或政權不受外界統治支配而能完全自主地存在。《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裡之國足以獨立矣;不善用之,則 楚 六千裡而為讎人役。”《荀子·王制》:“夫威強未足以殆鄰敵也,名聲未足以縣天下也,則是國未能獨立也。”如:一切受壓迫的民族都要獨立。
(6).古代傳說中的一足之鳥。《太平禦覽》卷四三三引《河圖》:“鳥一足名獨立。”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獨立漢語 快速查詢。
“獨立”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
指國家、地區或組織擺脫外部控制,擁有自主決策權。例如國家獨立(如1776年美國獨立)強調主權完整,政府行使立法、司法、行政權力不受他國幹涉。殖民地獨立運動(如20世紀亞非拉國家)也屬于此類。
線性獨立:向量組中任意向量無法表示為其他向量的線性組合。例如在三維空間,三個不共面的向量線性獨立。
概率獨立:兩個事件A、B滿足: $$ P(A cap B) = P(A) cdot P(B) $$ 表示事件發生互不影響,如抛硬币兩次的結果相互獨立。
指個體具備自主生存能力:
獨立法人指依法設立的組織(如公司),能以自己的名義承擔民事責任,擁有獨立于出資人的財産權。例如有限責任公司可作為獨立法人籤署合同。
獨立作品指不受商業機構控制的創作,如獨立電影(成本低、題材小衆)、獨立音樂人(自主發行專輯)等,強調藝術表達的自主性。
獨立一詞通常表示一個人或一個國家不依賴于其他人或其他國家,具有自主性和自主能力。
獨立一詞可以分解成兩個部首和五個筆畫。其中,“犬”為左邊的部首,“立”為右邊的部首。
獨立這個詞起源于古漢語中的“獨立”(dú lì)或者是“獨立者”(dú lì zhě)。在繁體字中,獨立一詞的寫法為“獨立”。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獨立可以寫作“獨立”或者“獨立者”。這兩種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均可使用,但現在一般使用簡化字“獨立”。
1. 他努力争取獨立,不再依賴他人的幫助。
2. 這個國家為了實現經濟獨立,采取了一系列的發展政策。
獨立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許多不同的詞組,例如:
1. 獨立思考
2. 獨立工作者
3. 獨立自主
近義詞:自主、自立。
反義詞:依賴、從屬。
希望這些解釋和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其他信息,請隨時告訴我。【别人正在浏覽】